5月23日玄奘故里、山张林场游记
兔子窝棚群在5月9日组织去了孟津的小浪底,在小浪底受到了孟津朋友秋风的盛情接待,以致回来后在群里聊天时都想请秋风来偃师看看,经过群主的邀请和大家的极力支持,秋风终于答应来偃师看看,我们都很高兴,接着就一直在谋划着这一天的行程。5月23日是个阳光明媚的上午,9点刚过我就接到开心就好的电话,要我到新华书店前面会合准备出发,我赶到后和开心坐上高山流水的面包车,到植物园正门见到等候在那里的群主惜云,清兵和香飘,及开车刚刚赶到的贵客秋风,简单互致问候后就出发了,我们经过偃化路口,过岳滩,穿顾县到出行第一站:缑氏玄奘故里。
玄奘只身奋斗17载赴印度取经的动人经历和19年呕心沥血翻译的全部经卷的感人故事使玄奘成了偃师人的骄傲,当今的地方领导对通过投资开发旅游景点来提高地方知名度作法已成共识,所以对玄奘故里的开发也不遗余力,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全省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玄奘故里坐落在缑氏镇东北的凤凰山下,陈河村中部,坐北朝南,占地2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玄奘9岁时常随家人到灵岩寺中听经,为纪念玄奘,后人把灵岩寺改称“唐僧寺”。 “唐僧寺”我去过,玄奘故里则是第一次来,故里分前后两院,前院建筑为东、西厢房和,西厢房主要展示,东厢房为玄奘母亲宋氏的居室,后院后堂为玄奘祖父、母会客室和居室。
走进故里前院,就被眼前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的门楼,人来人往的游客所吸引;立于广场石碑上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玄奘故里"四个大字成为外界认识故里的开始,门匾上的"玄奘故居"四字,则是北京大学著名大师季羡林教授的手笔,里面还有启功、程思远、王任重、刘炳森等名人在玄奘故里的题词和匾额,对联上的“万里投茺中原脊梁,千秋独步佛教慧日”令人振奋之余还有自豪,感受到故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门楼进入,迎壁上是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题写"六尘六识"四个大字,它是一个佛学用语,意思是指佛学造诣达到的最高境界"六根清静"的意思。往迎壁东边走就是厅堂,绕过丛丛翠竹,进入一座雅致的展厅,展示着玄奘家族的"世代书香"。玄奘原名陈袆,十三岁出家法名玄奘。玄:深奥,奘:宏大。玄奘的先祖都精通儒家经典,他的父母又都喜爱佛学,这个家庭研读佛经的氛围对玄奘走向佛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玄奘的父母、兄弟就住在这座大宅院里。如今,陈河村玄奘大哥的后裔已经迁出,留下这个院子供人参观。
在厅堂西侧我们进入"慧泉"亭,亭里有口水井,是陈家的家用井。人们感于玄奘就是饮用此水长大而后才有那么大的成就,起名"慧泉",游客纷纷自己动手打水饮用以粘大师的灵气,我和开心两人摇下辘辘,打了一桶清凉的深井水,七个人轮换品尝,果然甘甜宜人。井旁边有两棵交错生长的奇树很吸引人,据说是有着千载树龄的皂角树和古槐树,向上望去,枝繁叶茂,皂角树上密密结的皂角嫩绿绿的垂着,使得小院子变得幽静,同时也为故居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息。
旅游就是多增长见识,故居种植着众多树木,有些我连名字也说不上,绿盈盈的环境让我们这些居住市区一天到晚在办公室忙碌的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攀登二十多个台阶,我们到了前院慈恩堂,玄奘在佛学上的辉煌业绩与其家庭分不开的,以此来纪念其父、祖营建这一故居、造福后人的恩德。这是故居纪念馆最高的建筑,是故居前院的主体建筑,为仿唐式,歇山顶,出檐深远,举折平缓,斗拱硕大,稳重大方。"慈恩堂"上,塑有玄奘和两位高足弟子的金身,栩栩如生的塑象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大量的风范,逢佛必拜的群主惜云和香飘虔诚地对高2.3米的玄奘大师塑像悄然下拜,我也希望大师能给她们健康、平安、快乐。
我们在玄奘故里拍照留念,并相互谈论着自己的感受,在近11点半乘车由207国道向南,拐入府李路向大口方向开进,从大口村向南走,过铁村到山张村,从山张村南走经过硬化3.5公里水泥道路,我们便到了此行的第二站:偃师市双龙山省级原始森林公园。
洛阳旅游网是这样介绍的:偃师市双龙山省级原始森林公园总面积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6%,现已成为森林旅游为主,兼避署度假,森林疗养,寻幽探险,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公园。
我们从大门进入分作两路,一路由秋风开车和高山流水、清兵把车开到山里的蓄水拦河坝。一路在场部下车,惜云、香飘、开心和我顺河而上,走在河底石头上,开心干脆把鞋脱了涉水,走在高高低低的大石头上,再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及染成墨绿的群山,和惜云和香飘谈论着,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从曲曲弯弯的沟底向北走,我们到了大山深处的蓄水坝,映入眼帘的是一潭清水,顿觉青山绿水的清幽,也使得这里成了人流聚集的中心,开阔地上停着七八辆车,还有几家饭店,会合了清兵他们,惜云熟悉的人正好是开饭店的老者,我看到一间小屋看上去是厨房,里面烟雾缭绕的,门口小黑板上写着野鸡、野兔什么的,一旁的铁丝笼子里有七八只有山上才有的禽类,老者领我们找了个水泥台坐了下来,凳子是长条木块,我们从车上搬出在大口街买的两捆啤酒来,主人很快地摆上小碟子和筷子,还主动把我们的啤酒换成凉的,没多久陆续上来六碟凉拌野菜,有凉拌苕杵苗尖等等,还有金黄色的炒笨鸡蛋,一盆热气腾腾的炖山鸡,夹一块放入口中果然味道不一样。我们拿出扑克牌,按数字定酒喝,我自知酒量不敌不敢大意,看大伙高兴就来者不拒,平时一瓶啤酒就脸红的我,竟然喝了两瓶多,两位女士也喝了些,在清兵引来的一个个小插曲中,大家说说笑笑,笑声在山沟里回荡,酒在谈笑中喝下去,在谈笑中相互拉近了距离,两个小时把20瓶酒全喝下去,说明了我们7个人很有战斗精神;象这样在林间泉上绿荫下品尝野味,一饱口福,饮酒聊天,恐怕一辈子也不多吧,真是一大乐事。
酒足饭饱后,我们开始向山里进发,顺着山沟和溪流向东走,密林间弯曲的小路,有时要两手扶着石头、抓着树枝保持身体平衡,踏着石头前走,小溪的水被石头阻挡,涨满成了一处处清澈的小池,水极清,我们干脆把鞋子脱掉,或走在有些凉的溪水中,或走在石头上,时而相互拍照,时而翻起石头捉几只小螃蟹装进塑料袋子,我们的谈笑声还惊动了一只有着艳丽羽毛的野雉,哗啦啦向远处飞去,和省级原始森林的叫法名实相符。
初到一个地方总是很兴奋的,何况这样一个青山绿水的深山里,群山耸峙,两边岩壁高峻陡峭,仰望,一块形似雄狮的峭壁雄踞于顶,天然的核桃林,杏、梨、樱桃以及不知名树木和花草遍布山野,水有柔肠山有灵,看都看不过来,哗哗的流水声将世间的繁华和浮躁阻挡在大山之外,我们带了三架相机,互相选取不同的景点拍照,把美景和欢乐留在记忆里;沿曲曲弯弯的溪流往上便是七叠泉,顾名思义,七层跌水,水中的钙在石上沉淀着,苔藓绿茸茸能长半指长。草木的清香和清泉的叮咚陪伴着我们,好说笑的清兵总能把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为这次出行带来数不尽的乐趣。我们七人爬上一块立于沟中的高大石头,石头上面竟然是平的,我们又拿出扑克牌,清兵是吃饭时酒喝的多,打牌时输钱也多,又尽兴玩了一个多小时,下午五点多始起身按原路回走,到公园正门已经六点多了。
象我们这些四十上下的人,上有老人下有子女,都有或多或少的负担,为了工作、家庭、子女而奔波,为方方面面而忙碌,人有七情六欲,才有众多烦恼主宰着人的心情和身体,我也明白唯有快乐使人心情放松,对身体有好处的道理,也向往“手捧悠云寻自在,心生野趣画枯藤”的美好境界,就是难得有机会、有心情走出去,说是偃师人,而偃师的景点我以前也没去过几个,群里组织的活动为我打开一扇通向大自然的大门。
我们返回到偃化口已是晚上7点多了,我发现第四医院南面烟雾弥漫,象是什么地方着火了,事实上没有什么地方着火,这么大的烟雾可能是附近的工厂排出的烟尘,平时不注意,竟然如此严重!想到双龙山中的新鲜空气,真是天壤之别!
回到市区时天已不早,我们到位于洛神路的粥屋喝粥,要了包子和花卷馍,点了几个青菜,饭后把贵客秋风送上车,才算圆满结束一天的旅行。 欣赏美文中 我用料半个钟头在欣赏,游记写的美啊! 哈哈,挺长,先顶后看。 峰哥的游记如果能配上PP,就是锦上添花,那就更棒了。欣赏峰哥的游记,给人一种虽然没去,却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太棒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