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9-6-29 00:05:21

桃之夭夭

本帖最后由 红袖添香 于 2009-6-29 00:10 编辑

在这桃花弥散的清香中,我用千年的悱恻缠绵的相思,去融化缀满心头的冰霜。多想留住春天,留住永远。在浅吟的诗词间,承载岁月的苍茫。这片桃源,可曾看见如花的笑靥,这片桃源,又勾起谁的相思泪?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9-6-29 00:06:45

流年飞转,芳华渐逝。你的眉宇间是不是还挂着昨日的温柔,没有你的时候,我会在心里呵护着那最初的一份甜蜜。心花悄然无声的绽放,于是,我会微笑着,在花间重温我们的故事。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9-6-29 00:12:14

春山静远,桃花浅笑,清风飘摇。自然而然的迷失在着个花飞蝶舞的醉人时节。你曾经告诉我,桃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故事会更加美丽起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你会踏一地落英,裹一袭馨香,穿越春日暖暖的气息翩翩而来。

落之难 发表于 2009-6-29 00:29:5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烂漫,君却不见
曾经曾经的几何时,
我们偷偷的寻觅,我们默默的相恋,我们苦苦的追求,
我们凌寒独自开,我们山花烂漫时,我们也雨露为霜。。。。
如今如今的此时,
我们远远的相望,我们冷冷的沉默,我们凄凄的陌生
我们孤单北半球,我们寂寞再唱歌,我们一直很安静。。。。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9-6-29 00:31:47

师妹,同感,开花时节不逢君。。

爱你如烟a 发表于 2009-6-29 07:20:01

同感,开花时节不逢君。。

小马1981 发表于 2009-6-29 07:42:59

哭吧 不是罪 好好哭吧

我的家在北方 发表于 2009-6-29 08:25:37

一切都是随然,
遥看前景期
多多愁人累

碧柳如烟 发表于 2009-6-29 09:16:47

图片真漂亮!:c010:文有点伤感。

碧柳如烟 发表于 2009-6-29 10:42:58

真够凑巧的,刚看了袖发的贴,就有一网友发了段他关于“桃之夭夭”的感悟。文字很美,发出来请大家欣赏!
清风一笑(929720189) 10:34:17
聊说“桃之夭夭”
桃花何以“夭夭”,夭夭者,楚楚动人,灼灼夺目,具有形态与色彩的双重修饰作用。如果交相类比,则富含红杏枝头春意闹里这个“闹”字的味道。夭夭,意谓楚楚,灼灼,闹意盎然,煊然夺目。
但桃花厉来属于和主流审美联社情趣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审美情趣。
如果说竹,松,鹤等等属于传统的山林情趣,那么兰花则属于雅室情趣,书斋情趣。两者都偏向于那种轻淡,含蓄,儒雅的志行操守和极少烟火味的山林闲散和淡泊情趣。
而桃花则不然,用比较易解的话说,前者属于阳春白雪,后者属于下里巴人。桃花属于那种更近于大众审美情趣的代表。
比起兰花来,它远没有那种雅室的高洁和名贵,更没有松竹的山高仰止和曲高和寡。它沾土就活见风就长,即就是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它也一簇一簇地年年盛开。
桃化是一种大众化的美丽,是一种色彩和形态都更加世俗化的生命象征。它没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孤芳自赏,也没有那种曲高和寡的清高与孤傲。
因此,它更接近于大众生活情调的审美情趣。就象民间给孩子起名子一样,就偏叫猫呀兔呀猪呀狗呀的,意思是,虽然俚俗,但却更实在,更踏实。因为猫跳兔蹦鸡鸣狗叫,更具有现实的生命气息和更加浓厚的生活气息。
因此,桃花之美,是更富有生活气味的色彩和形态之美。
桃花色彩艳丽灼灼夺目,不无病呻吟,不故作清高,忠实客观而又落落大方。它从不稀罕雅斋情趣而甘守俚俗。花之后还有果,不为好看而好看,不为活着而活着,它的美丽,也有着大众意义的丰实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之谓也。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9-6-29 10:50:44

逢君未见桃花开。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9-6-30 00:32:49

桃花当令。此刻,她宛如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展现着那一抹娇羞烂漫的红霞,在晨风中摇曳,绽放着春色,使人仿佛看到了那西窗前缠绵不绝的情思,书香里翰墨不干的沉吟。恍惚中似入仙境,去追随刘阮的脚步;似入雅境,去步唐寅的后尘;似入美境,撘乘陶潜的船只航行……

小乖 发表于 2009-6-30 00:35:20

图片好漂亮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9-6-30 00:37:23

缓缓徜徉在春风里,漫步在桃林中,观那桃花丰姿绰约而独领风骚。似听到桃蕊心跳的律动,仿佛听到了这个季节最动人的声音。那朵朵的花蕊,如唐诗宋词里款款走来的伊人,清颦浅笑,暗香淡淡;就这般醉了诗,醉了画,醉了无边的春色,也醉了这赏花之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