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是谁在糊弄谁
一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是谁在糊弄谁武汉市经济适用房摇号结果公示却引来众多市民的质疑,摇号中签的124名市民当中有6人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是连号,经查,6人申请材料系造假。22日上午11点左右,武汉市政府就此事专门召开了新闻通气会,会议大概只进行了1分钟左右。《中国之声6月22日》
据报道,12日,武汉市5141名困难家庭市民参与余家头经适房小区公开摇号,在摇中的124名市民中,有6人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是连号,经查,这6人申请材料系造假,购房资格被取消。5000余人参与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六连号”的几率本来是极低极低的,可怎么就发生了呢?记者调查时,当地有关部门把责任推给了摇号软件。但是,记者同时发现,一些中介公司声称任何人都可以用5万元的费用(不管有没有资格),通过内部操作,保证“摇中”一套经济适用房的资格。
1分钟,大概是“史上最短”的新闻发布会了,应该进入吉尼斯纪录。惜时若此,应该给武汉市相关部门颁发一个“效率奖”。可是,这一点也不像一些政府部门的惯常做法,要在以往,一个会议开上几个小时,听得台下昏昏欲睡,都是常事。为何现在一反常态,速战速决,创下最短新闻发布会的纪录?实在蹊跷。
一般情况下,人讲话的语速为每分钟180至200个汉字左右,如果在情绪激动或是专业播报的情况下,比如宋世雄在体育比赛中的语速可达到每分钟250至300个汉字。即使按此速度的上限,1分钟左右的通气会,大概应该有300字左右的内容可以告诉公众。这是相关部门对这起“千年等一回”的千万亿分之一巧合抽签结果的正面回应,这种体量,与新闻本身所引起的关注度之间,形成了太大的反差。《山石寺各6月23日》
如果5万元“公关费”真能保证“摇中”一套经济适用房,我们还能相信“六连号”是摇号软件造成的吗?中介公司为什么能通过内部操作,拿到经适房资格呢?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就此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只有1分钟,从侧面说明,可能和当地政府部门有一定关系,否则,新闻发布会何以这么简短,不给记者留时间提问?也许,没有权力寻租,这种怪事根本不会发生。
笔者认为,1分钟的新闻发布会,说明了当地相关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他们既要装装行政公开、信息透明的样子,又怕万一暴露自身的问题;1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折射了某些人的官僚习气,不管发生什么事,官员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处理。在网络监督快捷进一的今天,网民不是可以随便糊弄的,这种做法只会让相关人员陷入更难堪的境地。也政府带来了诚信危机。 :y049::y049: 真是糊弄人哩
光知道新闻联播里有一句话新闻,可一分钟新闻发布会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