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高考
晚饭后,与女儿散步,路过我曾经就读过的高中,我告诉女儿:“妈妈以前就在这里上高中,参加的高考。”女儿“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也是,对一个初一的孩子来讲,高考还是遥远的话题,她无法体会我内心的波澜。与高考作别二十余年,但经历的一切清晰如昨。那时侯,高考在七月的7、8、9号,.本是火红热烈的季节,大家却赋予它“黑色七月”的称谓。 因为没有民办院校,没有自费上大学,高考是真真切切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农村的学生想要“跃出龙门”,高考是唯一的出路。
升入高三,教学楼前面的广场上,就竖着一块黑板,每天都会把“距离高考xx天”的数字减少一个,这种持续的压迫感,每天都在心里筑起很高的墙,封闭着所有出口,截断一切退路。
高三,像个竞技场,我们都是运动员,来到这条起跑线上,相信没有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一步一步发生的。
高三,老师说过很多励志的话,他还常说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要求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好好锻炼身体,为了应对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高三,做不完的试卷,忙不完的测试,每一次测试都是对心理的一次历练。一切借口,一切伤痛,一切眼泪,一切软弱都无人喝彩。
重点高中人才济济,浓厚的学习气氛,“一定考上大学”,这个模糊的理想,既是动力也是沉重的压力。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记日记,安排学习计划,给自己鼓励和释放,我想充实一点再充实一点。哪怕是一点心理安慰。
在距离高考还有三天的时间学校就放假了,教学楼前面那个倒计时数字有没有持续下去已不重要,没有人再来关心这块曾经拉扯着心脏的黑板。
放假时,我回了一趟家,母亲见我回家,急忙到厨房做吃的,看她忙碌的身影,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吃饭时,母亲谨言:“考试用去陪你不用?”“不用,学校安排老师带队。”我用否定的语气,回绝了母亲的关心。
燥热的天,敏感的心,任何关切我都怕承受,怕让他们失望。短暂休息后,母亲送我到村口坐车返校,母亲欲言又止,挥手告别时,又频频回头……
多年后我读懂她的回首,想说的很多,但为了不给我压力,忍住没讲……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经历了高考的中国学生,才是度过了真正意义上的成人节”。体味到什么是梦想与荣耀,什么是努力与失败,什么是痛苦与无奈。
十年寒窗浓缩为三天,几十个小时承载了太多,知识的积累,心态的平和,发挥的好坏……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大多同学都没有回家,三三两两的好友坐在已收割完的麦地边,长舒一口气是对压力的释放,深吸一口气是对未来的担忧,谁言“少年不识愁滋味?”
经历了举足轻重的高考,而后面对人生路上,无数次的考试和选择,我都从容面对,不言放弃。
高考对我虽已远去,但这一段,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却也感受了怅然与失落,亦刻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我没有经过高考,所以体会不了楼主说的那种心情啊!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也的困难,我都是从容面对的。因为我知道,心态决定了一切啊! 情真意切!勾起俺三十三年前的回忆{:soso_e100:} {:soso_e1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