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熬浆糊 发表于 2013-4-17 21:55:42

(分享朋友文章)---从上学天梯到育儿---作者:一犁心田

    在湖南桑植县张家湾村,因地高多悬崖,从村民的祖辈起,村民就靠搭在高低两处的木梯出入镇上。而村里学龄期的孩子,也只能靠爬垂直的天梯上学,而梯子下面,就是六七十米深的悬崖。(4月14日《潇湘晨报》)
   这是这两天被媒体关注很多的一条微博,一条新闻。媒体等都是在质问当地政府为什么不能修一条相对好走一点的路等,有些把它延伸到了知名景点上亿元投资的索道,,因为有利益所以投资。也有些引申到了三公消费到天文数字为什么不能惠及到偏远山村,也有些会说政府的人民币可以给非洲用,可以购买美利坚的国债,为什么不可以给自己的子民用?我不想说这些,因为我知道我是屁民,所说的和放屁错不多也就不说了。想从这张图片说说育儿。
   我暂住地附近有几所小学,拖一小、拖四小、耐火厂小学、矿山厂小学,每当放学的时候经过这些学校门口,用水泄不通或是摩肩接踵来形容接送孩子的家长一点都不为过。上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个小女孩佩戴着红领巾,也就是说上图的学生也是小学生,年龄10岁左右。相信上图中的孩子都可以长大成人,不会在上学的路上出现什么意外。也就抛开上图不说,权当它是该文的引吧!
   为什么人们会接送孩子上下学呢?我们上学的时候是没有的。和我一样同为家长的会说,现在车那么多路上多危险。可是我想说难道路上的车可以区分大人孩子?有大人就不撞?专拣孩子撞?答案是否定的。也许你会说,孩子太小还不知道规避风险。我想说那恐怕也是大人想的,前面有个沟,你说你家的孩子会跳下去么?肯定不会对不对?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呵护!要正视孩子会长大,别说孩子不懂事,不会做这不会做那,问问自己放开过么?
   我们家的今年10岁多了,二年级开始就是自己上下学。目前自己独自骑自行车去借书还书(西苑路龙鳞路口----陇北二路拖二小),可以自己骑车去谷水姑姑家和表哥一起玩、可以自己热馒头、做荷包蛋...只是洗衣还没有派给她,只是自己洗袜子等小东西。她自己有1600多存款....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放开了你的孩子会很优秀,会给你很多想不到的惊喜。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我想问一句我们都是做家长的,你是不是给孩子讲解过性知识?你的父辈是不是给你传授过性知识?以我所知道的应该没有,即便是有也是寥寥无几。问题是我们都知道了这些知识,姑且不论是本能还是通过别的渠道获知的(我是看小说),总之我们都知道了这些知识,作家长的没有告诉过我们。所以不要认为家长不告诉孩子,他们就不知道,他们求知的欲望很强烈的!
   据说有的家长孩子读大学还在陪读(一小部分),这些陪读的家长大体可分为一:生活陪读、所谓生活陪读,就是家长主要从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零距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家长说:“孩子从来没离开过我,太小了,照顾不好自己,我不在身边哪行呢?”的确,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于学习和应试,日常事务难以自理。养成了这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吃现成、喝现成、穿现成、用现成,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是心安理得的事。二: 所谓监督陪读,就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自觉性不大放心,生怕他们不学习,让独自生活晃花了眼,上网、玩游戏,更怕孩子变坏。有的家长说:“我家×××,自觉性差,管不住自己,喜欢上网,我要不在身边看着,还了得!”于是昼夜监督,陪孩子走到校园,接孩子回到租住房。孩子学习,自己坐在一边打毛线或看书,间或还找教师了解情况,弄得像特务似的盯梢得很紧。三:所谓攀比陪读,就是人家孩子陪上了大学,我也应该陪。有的家长竟然说:“人家能陪,我为何不能陪,又不比人家矮一截;再说,人家小孩上了大学,我的孩子万一考不上,脸往哪搁?”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这些家长基本都是事无巨细,穷唠叨,乱指挥,瞎指挥,束缚孩子的成长。好在现在的文凭可以买,要不然让这些耗费精力物力的家长如果面对孩子考不上大学情何以堪?。
   问题是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就算是家长有能力帮孩子联系好单位,问题是按照目前现实的国情,如果分流下岗咋办?只有能力是万能的,学历不是万能的。早放手比晚放手强。
   我给孩子制定的学习计划是(给孩子妈妈商量过),上至初三高三,如果学习成绩依然和现在一样棒,感觉可以考取不说北大清华,至少是211院校我们将全力以赴。反之,如果感觉只能上二流的所谓大学,我们不如转其道而行之。去职业学校学习一门美发之类的专业技术。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为什么非要花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换取那一张纸呢?要知道我们的教育是教育产业,也就是说是用来赚钱的。
   很多做家长的会说,我们努力过,我们不后悔。这是当下广为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和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等理论一样不外乎是一些人策划的广告语罢了。就比如胎教一样让人嗤之以鼻。要知道是时势造英雄,大环境决定个人的成败荣辱。很现实的例子就是:比如农民建国初期土地分给农民,后来收回人民公社。再后来经邓小平主席又承包给个人,当时承诺的五十年不变,七十年不变等等,现如今又收回来连片治理。这些岂是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你也许会说会给与补偿的,是的,拆迁造就了一批暴发户,可是也有人再用血肉之躯阻挡推土机、搅拌车、挖掘机。我们的劳教所也关押了很多所谓的影响公共持续的上访人。这些都曾见诸报端,而不是狭小的个例。所以说与时俱进并不等同于盲目跟风。再比如买房,大家都知道房子是70年产权。我想弱弱的说一句,70年以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向前推70年我们知道啊!那时候应该是抗战时期吧!换句话说你见过抗战时间的房子么?一般的来说房子40年左右就会因为城市建设等拆迁。所以有些耳熟能详的话不过是营销做得好,深入人心罢了。
   可能你还是不相信,再举一例。比如大家都高频率听过的那个英文单词缩写:GDP,所谓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一国的“常住居民”包括:(1)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2)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3)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也就是说,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其居民无论国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国常住居民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都可算作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条,外国公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外企或是外资合资等涉外资金加在一起构成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照官方说法,我国的GDP雄居世界第二。我不是什么砖家叫兽,我只是普通的打工仔。我提供不出云山雾绕的数据,我只能讲述真实的事实。
   我的老家是洛阳新安,我的网友据我所知就有两个是新安人,(如有异议,我可以提供Q号以供咨询)我说的他们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新安卫陶(新瓷厂)那是一家合资企业,上世纪80年代末建厂,曾红极一时,产品远销多省,到2000年左右外资撤走,(当时的外墙砖市场基本饱和),因为是我的故乡的企业我不想说他一蹶不振,至少没有了当年的辉煌。事实摆在那里,新安人都知道。我不知道我们现在的GDP若干年后会是多少?不知道我们的煤炭、铝矾土等资源枯竭时外资会不会撤走,大学学历会不会找到好的工作?不知道我们故乡的新安卫陶会不会是时代的缩影?我真的不知道。
   再举一例。我的孩子回来告诉我老师要求购买《弟子规》,这两天孩子一直在积极的背诵。要我签字的时候,我随机的问她《弟子规》里面的经典句子是什么意思,孩子告诉我不知道,说老师只是要求背诵,并没有讲解。我给孩子解释了一些句子的意思,我就搞不明白都不懂的啥意思,背诵这些有意思么?旋即我就明白了是在普及儒家思想,用句现在的话说就是洗脑。(比如高中的政治,学生学习时政有什么意义?简直是....)可能是上面教育局要求的吧,我们不得而知。《弟子规》大家都知道是清代李毓秀采用《论语》的文意编撰而成。也就是说其思想出自孔子,出自儒家思想。当然我不否定《弟子规》,想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是时势造英雄最为成功的典型,矗立了两千多年不倒)。
   (该段文字出自百度)----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后世无非是对它进行修修补补,它独霸中国二千余年。封建思想实质上就是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并及于法律等各个层面。物极必反,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单一的思想模式,造就的政治法律文化——那就是专制。
   也就是说两千多年来我们都自小被儒家文化洗脑,并且把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标准来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我们的祖辈把这些思想传承给了我们,是我们不自觉的也以这种思想为标杆抑制孩子多元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思想违背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则被视为另类,被加以阻止,干涉、指责。从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成年人之间也是如此。
   引申的问题有很多,其实我也是说说而已,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就比如我有这些想法,网友们已经把我当做异类。我鼓励孩子独自在家被有些朋友指责为不负责任,孩子作业写完,我给孩子让位让孩子玩电脑,说我放纵孩子。可是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有幸成为学校的大队干部,很愿意把学校的见闻和自己的事情给我说,所以我会坚持,并且骄傲!

冰川枭狮 发表于 2013-4-18 07:58:14

有时候陪读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朋友文章)---从上学天梯到育儿---作者:一犁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