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八大景系列之二
玉石桥在中和寨南北向的一条小街上,不出百步修有三孔石桥,因此而闻名。南北二桥,由独块青石锻造,长有一米,宽有二米,桥洞高有二尺。桥的两边镶嵌有石栏杆,可谓小巧玲珑,十分耐看。而中间的一座石桥,可谓壮观。它位于中和寨的大街正中与南北向的小街交界处。始建年月不详,嘉庆陆季三月初三日重修。(有重修中和桥记碑文所载)桥身东西走向长有七米有余,宽有三米,桥面青石铺地,两边各有石柱四根,高有一米,桥头两边的四根石柱上,各雕刻有石猴一个,相望呼应,活灵活现。滑稽可爱,猴气十足。被人们抚摸的黑亮闪光。中间两边的四根石柱上,各雕刻有石桃一个,形象逼真,维妙维俏。两边石柱之间,均有石板相连。桥洞高有一米,正上方锻铸有龙头一个,造型细腻,以假乱真,龙唇高翘,龙口大开,龙须高挑,龙胡飘绕。龙头上方,刻有“中和桥”三个大字。笔划粗壮,苍劲有力。桥南有一大水坑,是下的雨水顺街流来汇聚而成。人称“卧龙坑”。此坑有没有卧过龙无从考证,但满塘的清水却像一块明净的镜子,十分安详的映照着塘边的垂柳。由于此桥位于大街十字街口,又与水塘相伴,正是人们聚集悠闲传播消息和夏季晚上乘凉的好地方。夏季的夜晚,明月高挂,凉风习习,人们排坐在石桥的栏板上,谈天说地,十分惬意。天长日久桥两边的栏板被人们摩擦的光滑发亮,可见人影。
那时我们也小,农村文化生活也贫乏得可怜,不要说天天晚上看电视,就是偶尔看一次电影也和过节似的。所以夜晚的桥面上,就成了我们孩子们做游戏的舞台,尽情玩耍的天堂。我们自觉均分两队,站在小桥的两端,扯着喉咙对喊着;“鹅鹡鸰,扛大刀,我到恁家去瞧瞧……”然后是某一队员向对方的队列中猛跑,或冲散对方的队列抓住一个队员,或被对方的队员们拉住不得脱身,输赢就在那一冲。再冲入队列的刹那间,喊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把利剑划破夜的宁静,传的老远老远……玩腻了我们就换个方式来个“星星过月”、“老鹰捉小鸡”、“斗鸡”。凡是我们会做的游戏,每晚都要在这桥面上重复上演乐此不疲。不管是春夏秋冬,我们都会玩的大汗淋漓忘乎所以,直到夜深露冷,我们才会恋恋不舍各自回家,并约好了明晚来耍的时间。小桥上,复印着我们儿时的欢乐,载满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看老师的文章 丰富又回到从前 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