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15个巡回法庭进社区、乡村审案普法
偃师市人民法院3次被授予“全国法院系统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基层法院”
连续5年被授予“全省法院系统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基层法院”
核心提示
国徽庄严地固定在村民院内梯子上,农家人吃饭用的木桌成了审判桌,凳子不够坐,原告就坐在砖块上。3月16日,偃师市人民法院法官将审判庭“开进”农家小院,举行了一场“家庭式”的审判会。
其实,这只是偃师市巡回送法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偃师市人民法院坚持走“基层”路线,送法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进社区,医院病房、社区广场、田间地头到处都有法官的身影。真实“便民为民”获荣誉,偃师市人民法院3次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系统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基层法院”,连续5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系统司法宣传工作先进基层法院”。
A
15个巡回法庭进社区、乡村审案普法
在偃师,审判庭进农家小院的情形并不少见,如社区法庭、医院法庭、菜场法庭等。本着便民普法的目的,过去几年间,偃师市人民法院的15个巡回法庭法官将审判庭开到了全市的各个角落,同时选派了32名司法联络员和一支由16名审判人员组成的送法队伍,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服务的方式,到全市社区、乡村进行送法服务。
据了解,偃师市有11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却仅有5个人民法庭,偏僻的乡镇与法庭相距十几公里,群众打官司难成为突出问题。同时,有不少基层群众不知道怎样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打官司”存在不少疑难和困惑,急需法官们释法解惑,给予法律援助。偃师市人民法院从2011年7月起,分派114名干警到各村兼任“法官村长”。每周均抽出一到两天走进社区、乡村,通过法律讲座、法律咨询、赠送法律小册子等方式对老百姓讲授法律知识,普及如何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去年以来,该院共深入辖区调查社情、民情,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创建、指导民调工作250人次;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8场,接待群众1万余人,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1300余套。
另外,为达到送法进社区、乡村的目的,偃师市法院还选取一些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相邻关系等案情简单的民事案件,到社区及乡村就地开庭,并组织群众旁听庭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偃师市法院还坚持“以案释法”原则,充分利用开庭审理案件的机会,让当事人及旁听群众在审理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截至目前,该院法官为基层群众开办了十多次法律讲座,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巡回审理办案50余次,使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显著提高。
B
法官进校园、企业、军营“开小灶”送法
3月4日、5日和13日,偃师市瞿镇二中、一中和市直中学先后迎来了一批由偃师法官担任的“法制课”老师,法官老师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如何远离危险、远离犯罪,为3个学校的学生上了别开生面的法制课。法官现场发放了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等资料,学生们还观看了“健康成长、法治同行”、“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等宣传图片展板。
据介绍,近年来,偃师法院高度重视校园普法及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特别是2011年以来,该院通过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举办“法律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普法进课堂”、模拟“少年法庭”开庭、青少年维权“绿色通道”等形式,先后到市直中学、实验中学、一高等多所学校,为学生送去安全和法制教育课,有70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共发放普法宣传材料5000余份。
在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校园的同时,偃师市法院还积极开展进企业的活动。该院司法联络员在走访或案件审理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上出现漏洞,经常抓住机会主动上门,以案析法,释疑解惑。此外,该院法官还多次到市内重点企业、乡镇民营企业进行集中走访,并送去了《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书本和司法解释手册,同时定期对企业负责人及其骨干进行法律培训。近年来该院向企业送法律书籍500余册,授课20余次,受法人达3000余人。
除了社区、学校、乡村、企业,军营也是偃师法官送法的一个重要阵营。1997年该院即正式挂牌成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该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涉及军人军属人身、财产权利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案件。到目前为止,“巡回法庭”共受理涉及军人军属不法侵害、医疗事故赔偿、宅基地纠纷、婚姻纠纷等案件70余起,诉外调解近50起。
“我们是有针对性地给这些单位(群体)送法,受众人不一样,送的法也不一样。”偃师市法院院长董抒说,“就像单独‘开小灶’。”
C
全方位“巧”调解,案件调解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
在基层,群众之间起了争执,一时之气便急着到法院告状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稳定当事人的情绪,有效地化解矛盾,成为考验法官业务能力的一道门槛,这也要求我们的巡回办案法官工作要‘讨巧’,调解为主息讼宁人。”一法官介绍说。
近年来,偃师市法院实行庭前、庭中、庭后全方位调解的方式,力求案件效果最大化,针对赡养、婚姻、邻里纠纷等案件,该院坚持以调解疏导矛盾为原则,充分发挥诉讼调解职能,消除矛盾,息诉止争,案件调解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同时,偃师法院还选派法官担任社区民间纠纷调解联络员和人民调解指导员,对社区调解工作人员调解的案件和法院委托调解的案件进行确认,并做好重点案件协助调解工作。法院还定期对调解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并组织调解人员观摩庭审活动。
“巡回办案,调解作用更大,因为这接近第一现场,当事人更是‘当面对质’。”院长董抒解释说,一些来自农村的当事人文化素质、诉讼能力相对偏低,法官办理这类案件就要坚持庭前指导原则,在庭审前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诉讼风险、举证责任等明确告知当事人,做好判前释法,指导当事人正确诉讼,依法举证,“这样矛盾消化在庭前,让老百姓少受些折腾,也减少诸多不必要麻烦”。
-
-
“巧”结案件的同时,该院还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及下岗职工等案件,其中60余件缓交诉讼费,缓交金额50余万元,依法对弱势群体起诉的案件免交诉讼费10余万元,使经济确有困难的人打得起官司。
D
“标本兼治”,该院少年庭成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法官普法送法,让更多人学法懂法,其实,法律作用更在于‘救人’、‘树人’。”董抒说,在生活中,由于难以适应社会、心理压抑、性格冲动等多种原因,一部分“失足”未成年人会重走迷途。
为降低未成年人的重新犯罪率,偃师法院常年坚持定期到河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回访帮教,为服刑学员送去法院的关爱与温暖。去年6月,该院刑庭会同市团委、市青教办等单位,到河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了“珍惜青春年华、迈好人生步伐”主题帮教活动,向服刑学员赠送学习用品并举行了联欢会。
另外,偃师法院还结合多年来审理与矫治青少年犯罪的实践,联合市青教办等单位,先后成立5个特殊青少年劳动考察基地,将经该院判处缓、管、免刑的青少年根据不同情况,安排不同工作岗位,制定一定的纪律、制度进行劳动考察,现在已有8名青少年按期结束考察,其中4人已回到校园,升读大专,4人已被推荐走上工作岗位。“在少年庭审判工作中做好法制教育、审判教育和判后教育的同时,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董抒说。
努力就有收获,该院少年庭被省高院、团省委评选为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9年、2010年、2012年,该院均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司法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法院”。自2007年以来,该院连续5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司法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法院”,该院向人大所作报告连续4年高票通过。
{:soso_e179:} 2011年7月起分派114名干警到各村兼任“法官村长”?
至今已经快三年了我在俺们村咋就没有听说有这回事呢?难道俺们是在偃师法院之外管辖范围之内吗?还是这个事情是乔密执行的呢 “1997年该院即正式挂牌成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该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涉及军人军属人身、财产权利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案件。到目前为止,“巡回法庭”共受理涉及军人军属不法侵害、医疗事故赔偿、宅基地纠纷、婚姻纠纷等案件70余起,诉外调解近50起。”
可惜的是没有一起是和我有关的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