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寺各 发表于 2009-5-13 11:24:29

《祝酒歌》诞生的幕后故事

《祝酒歌》诞生的幕后故事

  5月11日,作词家韩伟和歌唱家李光羲做客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第四场决赛评论席,在欣赏和点评了选手们的比赛作品同时,有披露了《祝酒歌》诞生的幕后故事。
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祝酒歌》,创作于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之际。韩伟回忆当时的情形是举国一片欢腾,人们纷纷举杯畅饮,一醉方休。韩伟不太能喝酒,却也和身边其他人一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频频举杯。他将难以抑制的喜悦,写成了歌词,交给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是滴酒不沾的人,却连夜将歌词谱曲,也许沉浸在那样社会氛围中的每一份子,都可以感觉到幸福到微醺的欢欣。正如韩伟老师说的,两个不会喝酒的人,写酒歌劝人喝酒。
歌曲写成了,施光南把它交给自己认识的一位歌手,这个人并不是李光羲,而是与他同在天津歌剧院上班的同事。当李光羲同事手中的《祝酒歌》歌谱,一下子被这首歌打动,他当即表示出对《祝酒歌》的强烈兴趣,后来更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写了一封信给施光南,请作曲家根据他的音域,编写乐队配器。
 在那个时候,发表一首歌曲,需要审查,《祝酒歌》在最初的审查中竟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后来有一天,天津 歌剧院接到在欢迎外国元首的宴会上演唱的任务,李光羲说领导,在宴会上演唱了《祝酒歌》,受到当时国务院总理李先念和外宾的赞扬。1979年春节,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的晚会中演唱了这首歌,晚会播出第二天便收到观众向他要歌谱的信件。李光羲自费油印了大量歌谱,寄往全国各地;第二年,《祝酒歌》的唱片出版,发行了上百万张。有人说,《祝酒歌》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李光羲则说,这首歌来源于创作者的内心感受,这样动人的音乐流淌到隔着心里,再唱进听众的心里,因为“写人心、唱人心”所以历久弥新。
李光羲唱了30年的《祝酒歌》,前不久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晚会上他还是唱的《祝酒歌》。《赵乐2009年5月12日》


http://pa.images22.51img1.com/6000/news986/ab43e4ddadf2aa7a1b3f08d7f7c66e3a.jpghttp://p8.images22.51img1.com/6000/news986/853a6ee6d9c7af3f9ad937284bf989f6.jpghttp://pe.images22.51img1.com/6000/news986/ef9beb0dfd52514dd068ba276efa9b18.jpghttp://p8.images22.51img1.com/6000/news986/87cbf92c01a9e11ff571c1be3130e97c.jpghttp://p0.images22.51img1.com/6000/news986/059a469538964bbada2d39201661239c.jpghttp://p0.images22.51img1.com/6000/news986/09a0d3a4a39e6a56ecdcf8e7db62cd38.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祝酒歌》诞生的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