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游记------2009年“五一”随山水户外游凤凰古城随记
边城游记------2009年“五一”随山水户外游凤凰古城随记在路上
2009年4月30日下午6:00,我们乘豪华卧铺大巴从山水户外门口出发,这次我睡在车厢尾部左侧上铺,车子摇摇晃晃,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每个路灯都放射出一条彩虹,实是奇异的景观,可能是车尾部的车窗呈弧形拐角,发生了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吧。当后车超越我们的车子时,后车的灯光透过我们的车窗照在我们车厢的天花板上,变换出奇异的光和影的形状,似水流过,唰的一下又不见了,显示着光和速度稍纵即逝的魅力,给人以时光短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感觉。
5月1日晨6:00,到达湖南吉首市,细细的雨丝横扫在玻璃上,这边下雨了,窗外是连绵的青山,满山的翠竹,山坳里住着稀疏的人家。
7:00,领队老阿杜说到达了凤凰古城,车子停下来,雨点打在车玻璃上,扑簌簌的滚滚滑落,像是女孩子的泪。车外,当地的人们戴着竹斗笠,背着竹篓已开始劳作。 本帖最后由 张爱玲律师 于 2009-5-12 22:35 编辑
沱江河街
吃罢早饭,老阿杜和顺其自然去联系住的地方,我们很快来到河边,这里是凤凰古城最美之所在。这城依山傍水,因下着沥沥细雨,草木滴翠,沱江水碧绿清澈,静静流过,河面有二十几丈宽,河两岸已用石头砌成了整整齐齐的埠头,隔一段有石级延伸到水边,有妇女戴着斗笠在洗菜,身边停放着背篓,雨脚落在水面,形成密密的小小涟漪。河两岸是数不清的客栈、酒楼、人家,依着山势而建,蓝瓦房顶,木质的走廊栏杆,大都挂着红灯笼,房子的四个角上、和房顶两侧的马头墙的每一个角上,都翘起一个凤凰,昂首挺立,跃跃欲飞,有些造型翅膀翻卷,更具动感,真是凤凰林立,百鸟齐飞的气势。两岸河街上,游人打着伞在走动。这一切又都在青山环绕之中,远处的山上青翠欲滴,山腰里云雾缭绕,水面上也是一层薄薄的白雾,真是雾里水乡。美比西施,秀甲苏杭,也是相称的。
我们穿过木桥,来到北岸河街上,酒家门口都放着各色青翠的野菜,各色的海鲜,鲤鱼、黑鱼、鮸鱼、螃蟹、河蚌、海螺等,走过百十米,有一个大水车,又有一条小桥,当地的妇女拿着模特的照片:“照相吗?穿上苗服找个像吧,很漂亮的。”鲜艳的服装,银光闪闪的帽子和项圈,男式苗服是古代武士盔甲,姑娘、小伙们在河边、桥上搔首弄姿,绽放着青春的美丽。啊哦,还有老婆婆、小姑娘用草和花编织着各式的花环,两块钱一个,这正是男士们殷勤表达爱意的时候,物美价廉,又赢得女子的一片芳心,姑娘们头戴花环,平添了一份妩媚动人。
再沿河街往东走,是各色的苗家制品小摊,塑料布搭起来或摆在石崖下,有苗家织出的披肩、帽子、围腰,镀银的首饰、耳环、头花,还有漂亮的套娃------穿着艳丽苗服的一对男女布娃娃,等等,琳琅满目,不一而足,刺激着游人的眼睛和心灵。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19173648107.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19211541033.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1926699310.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19314319331.jpg 土家饭菜很可口
我们住在江边一人家,老婆婆六十开外,人很能干,屋里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种着些花花草草,分外娇艳,老婆婆坐在灶台前烧着柴火,一口大锅里咕咕嘟嘟煮着什么,一个大锅盖盖得严严实实,飘来一股香味。一会,起锅了,原来是煮的土鸡,胖鼓鼓,油嘟嘟的,令人垂涎欲滴,她的媳妇把鸡子刷上一层油,每只装进一个稻草帽子里,然后放到竹篓中背到街上的铺面上去卖,美其名曰“土匪鸡”,每只30元,但在街上每只48元,每天要加工一二百只呢。
中午,我们在街上一家土家菜馆饱肚,小笋(芦笋)炒腊肉、豇豆炒肉末、炒蕨菜、炒茄子,每道菜都清爽可口,油而不腻,米紧饱吃,不够再乘。菜价也比偃师便宜得多。因看我们是外地人,菜炒得并不辣,与我们偃师的湘菜馆的猛辣味道相去甚远。
因同行的四岁小美女贝贝将鞋子跳湿,妈妈要去市场给她买胶鞋,我就在菜市场转悠着等她们。这里的菜都小巧玲珑,不像我们北方的菜粗枝大叶,小葱纤细,但根部有个小球,好像我们北方野生的小蒜,茼蒿、芹菜都很细嫩,尤其在雨水的冲淋下,滋滋楞楞,青翠鲜嫩,还有泡制好的小芦笋,码的整整齐齐,切碎的酸豆角,红的、绿的泡椒,再往里走,是猪肉、鸡、鸭、鹅、水产品等,菜还是很丰富的,也和北方的大相径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晚上,我们在街头小吃摊上吃得炒米粉,汤粉,按照各自的口味,要了猛辣、微辣、不辣三个等级,软软、宽宽的米粉,红红的泡椒,些许肉丝,些许豇豆末,很是好吃,我们看到厨师给他人炒米,先是一点油,一把肉丝,夸夸搅两下,一把红泡椒末,一把青豇豆末,各种调料,米倒进去,夸夸夸,抖一抖,撩一撩,翻一翻,搅一搅,一份米能炒十几分钟,充分入味,才起锅,真细法啊,我们垂涎欲滴,啧啧称叹,但肚里已饱,约好明天无论如何来吃。 沱江夜景
夜晚来临,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不免让我有了一缕淡淡的思念,这次出行我是和朋友们一起结伴而来的,老公和儿子没有同来,我是单飞,而其他的驴友基本都是家庭组合,我很牵挂远在偃师家中的父子二人,此时二人不知正在干着什么。这时同来的朋友们相呼着去看沱江夜景,我们打着伞,再次来到沱江边游玩。
沱江两岸的霓虹灯、红灯笼都已经亮起来了,红绿相间,倒映在水中,极具立体感,层次感,分外惹人眼,撩人心,河面上仍然有着蒙蒙的水雾,坝口处哗哗的水声在夜里突显出来了。河街上各家酒楼生意异常火爆,服务生忙个不跌,食客们坐在近水楼台上,享用着桌上盘盘、碟碟、锅仔中的美食佳肴,谈的谈,说的说,笑的笑,对岸的孟婆汤酒吧里,彩球灯旋转,传出年轻人狂野而沙哑的劲歌歌声,和节奏强烈的劲舞舞曲,那沱江仿佛一位胸怀宽大、慈祥含笑的母亲,看到儿女们开心快乐、调皮活泼的尽情玩闹着,也高兴的笑了,那哗哗的水声,仿佛母亲的吟唱,那缓缓的水流,透出母亲的从容和镇定。远处山头上,镇河宝塔的灯也勾勒出宝塔的轮廓,在静静的注视着这歌舞升平的凤凰古城。
河街上,摊贩们依然在雨中勤快而辛劳地兜售自己的商品,不愿错过这黄金旅游时节的一分一秒,卖河灯的多起来了,打把伞或撑块塑料布,河灯的形状有船、有花、有小、有大,最美的是一条船上扎了五朵红花,每朵花中都有红蜡烛,点燃以后,顺水漂流而下,载着人们的思念和寄托------
晚上10:00多钟,雨停了,河面的水雾散去,河面上一片清亮,令人神清气爽。
这夜晚的沱江,并不逊色于灯光浆影里的秦淮河------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21561063475.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21555457496.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21571566708.jpg 盛大的山江苗寨------四月八跳花节
5月2日早上8:30,车子历经又是水坑又是泥泞的“水泥”路,来到山江苗寨。今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传统节日------跳花节,人们在这一天祭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家来跳花,子孙万代发;苗族不跳场,谷子花不扬。”同时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机会、好场所。
今日里,苗族各参赛队都盛装打扮,各队统一服装,妇女们,有蓝绸、绿绸、红绸,头上是扎满银饰的帽子,胸前是缀满吊坠的银项圈,肩上、腰上也是垂满银饰物,衣服的领口、袖口、裤管口,都滚着鲜艳的花边,绣着艳丽的牡丹图案,走起路来,银饰晃晃荡荡,叮叮咚咚,呼呼啦啦作响,那衣袖、裤腿也摇摇曳曳,婀娜多姿,有那麽一种动感,苗族妇女们眉毛扯得又细又长,脸上搽了细细的白粉,格外妩媚。青年男女们也身着盛装,头戴花环,分外精神、洒脱。男人们则身穿蓝色苗族服装,头上缠着蓝道道头巾,鼓着腮帮子,咿咿哇哇兴奋而卖劲地吹着唢呐。
跳花节的场地很特别,依山坳而修建一个大圆坑形的看场,整个形状仿佛更似古罗马角斗场,或圆形的体育场,底部是圆形活动场所,周围的看台一层层开阔,一个圆大似一个,共分五层,今日苗家人和游客摩肩擦踵,底部和四层看台上都站满了人。表演场上空红、蓝、绿、黄四道彩绸交叉,三层看台上三十六面竖旗飞扬,都是织着青龙和云彩的苗锦,四面大旗上画着符号,“农果索果”等,各跳花队分别站在二、三层看台上。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唢呐同奏,盛会开始了。苗族的歌声、乐声伴着祭祀舞蹈,很是原生态,这时天上又落雨了,霎时间看台上雨伞纷纷张开,五光十色的伞像盛开的花一样,旋成了四五层圆圈,依次而上,每个圆圈之间由梯坎、台阶上的花伞相连接,那是一种绚丽的美,雨水中武术表演,舞蹈表演,孩子们浑身湿透,也在所不惜。
最精彩的是跳花,先是几十对青年男女绕场欢快地扭着、跳着,同时看台上的跳花队也跳了起来,随后苗族少男少女也逐渐融进场子,看台上的跳花队也缓缓走下梯坎,渐渐融进场子里的跳花队伍,欢快的歌声,有节奏的舞曲,庞大的服装艳美的跳花队伍,像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大磁场,大漩涡,吸引得观众们、游客们也都纷纷涌进去跳花,共享这美好而欢乐的气氛------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23465413533.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52351613964.jpg 乌龙山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播出,万人空巷,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奇美的青山秀水,婉转动人的苗家山歌,无不让人迷恋。
5月2日下午2:00,车子经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到达乌龙山景区。因看跳花节,大家还未吃午饭,说是乌龙山景区免费款待游客一顿午饭------苗家板凳饭,大家忍饥挨饿,憧憬着板凳饭的美好滋味。
因今日游客太多,我们不慎和主力部队走散,到达“乌龙山”标志的石头前时,不见了主力部队的踪影,退回去,路已很远,无奈只好跟着其他旅游团队走,只有等到景区门口和大部队会合。但饥肠辘辘响如鼓,军粮也早已吃干,这时四岁的小贝贝也喊叫着要爸爸背,因山势险峻,爸爸驮起了贝贝,不一会儿,汗水湿透衣背,额头汗水也流入眼中,眼镜也退到鼻尖上,饥、渴、累竞相交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那贝贝一面抓着爸爸的头发,一面揪花拽草,玩意正浓,爸爸忍无可忍,难以克制满腔怒火,呵斥道:“背着你还不老实,不知大人有多难受?!”差点把贝贝扔了。那贝贝矜持一会儿,又忘了,又调皮贪玩起来,如此反复,便又受到了数次的训斥。此情此景引发了我们身后一对恋人的对话。
女:看,当爸爸多辛苦啊,等我将来有了小孩,出来玩坚决不带!
男:生都生了,为什么不带?!
女:生他都吃了那么多苦,玩的时候干嘛还要吃苦呢?
男:无语。
乌龙山很美,沟壑纵横,溪谷密布,峰峦叠嶂,植被茂密,满山吐翠,山上岩石滴水不断,谷中溪水哗哗奔流,溪边芦苇丛生,沿悬崖而辟的山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位游客停下来,其他人无法前行,乌龙山景区只会单行的。
过了骆驼峰,又行至悬崖匪哨,对面一块大悬崖,左边是贵州,中间是重庆,右边是湖南,三省交界,地处偏远,统治薄弱,清至民国,匪患猖獗。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的一个侦察班在此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十分活跃,直至1951年2月抗美援朝爆发才撤出。
再往前行,是岩匪窝,对面便是土匪洞了。我们实在走不动了,刚好有苗家山民在此卖土鸡蛋、红薯、矿泉水,饥渴难耐,我们买了土鸡蛋、红薯垫肚,第一口太猛,噎的我喘不过气,红薯又面又甜很是甘美,我想,解放军当年要比我们艰苦一百倍,这又算得了什么!
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你已经挺过来了。不久,我们看到了景区门口的寨子,一位老农在水田里用耙子把稀泥糊成田埂,以防水分流失,田埂上还显着一道道耙子印,此情此景又引发了身后那群年轻游客们的话题,热闹、活泼是年轻人的特性,大约是广东人,都是粤味普通话。
甲:看,还有线条的美感!
乙:喂,老乡,你这是干什么?为了好看吗?
老乡笑而不语。
丙:哇,看来你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为了好看,要吃那么多的苦也!
当司机看到我们回到景区门口,心疼地责怪道:“吃饭时,跑哪去了,到处都找不到!”连忙带我们到寨子里吃饭。错过的板凳饭竟然又补回来了,我们从懊恼到欢喜。长桌子、长板凳,粗瓷碗,竹筷子,四菜一汤,腊肉炒萝卜干、炒小芦笋(有点肉)、炒莴苣(有点肉)、炒泡椒、一海碗猪肉炖豆腐,米紧饱吃,菜少了厨师马上就给添加,多么淳朴的苗家人啊!
返回县城途中,看到了气势雄伟的南长城,那可是古代苗族人为了防止汉人的入侵而建的。
晚上,同行的小惠、一鸣母女执意要请领队老阿杜大哥和我吃边城石锅鱼,坐在临江楼台上,品尝着美味的鱼和菜肴,喝上一杯啤酒,听着哗哗的水声,疲劳顿消。听我们说摸不到凤凰广场和沈从文故居,饭后,平易近人的老阿杜又带我们穿商业街到凤凰广场一游,并指给我们沈从文故居的方位。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82337428419.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823432499600.jpg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823443270582.jpg 本帖最后由 张爱玲律师 于 2009-5-12 23:07 编辑
http://bbs.ly.ha.cn/UploadFile/2009-5/20095823551267844.jpg这就是土匪洞! 逛商业街
5月3日早上,烈日高照,雨是彻底停了。河面上没有了一丝雾,所有的建筑、景致一览无余,那云雾飘渺的美感顿然消失了,可见神秘、含蓄、若隐若现更具美感,令人产生许多美好的幻想和情思;正如星光大道上只穿抹胸、短裙的妹妹,再漂亮也给人以粗俗、品味不高的感觉,而李玉刚裙裾飘飘、长袖飞舞的贵妃造型却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感;亦如恋爱中的“l love you”远不及含情脉脉令人回味无穷。
早晨小贝贝一醒,便喊叫着要套娃,一路“套娃,套娃。”喊个不停,并承诺买了套娃,不再闹人,不再要别的东西。一进商业街,见到第一个铺位就扑过去抱紧了一对套娃不松,妈妈说再走走看看,遂大哭,无奈买之。
整个商业街,铺面林立,五光十色的商品刺激和诱惑着游客们,苗服、首饰、姜糖、龙须糖、米酒------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那小贝贝又被引发了新的欲望,不停地要这要那,据统计和观察,这两天,这漂亮的小公主因着层出不穷的愿望、欲达目的而未遂的哭闹示威、和父母讨价还价的顽强意志和表现、以及不被父母所认可的调皮捣乱行为,每日要遭受两次以上的暴力性制裁:屁股上啪啪两巴掌,还不解心头之恨的情况下,再补上两巴掌,再推搡一下,紧接着是强烈的谴责。
沈从文故居前,葫芦丝大王在铺子里吹着优美动听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我到故居书店买了一本沈从文的《边城》,有着精美的插图,书上还特加了四个有纪念意义的印章,沈从文以其清新质朴的文字,描述着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叙述着南方小城的风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内心蕴藏隐伏的热情与悲愤。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小贝贝相中了一个万花筒,因家里已有,妈妈断然拒绝其无理要求,小嘴巴噘得三尺高,足以拴头牛,并伤心泪流,引发了一家三口的对话。
贝贝:爸爸,你就让我开心一下吧。
爸爸:你开心了,我就不开心了。
妈妈:贝贝,昨天已满足了你八个愿望,(一一列举),人的愿望很多,无法全部满足。今天你说过,买了套娃就什麽都不要了,现在又闹人,对不对?!
走不多远,贝贝又看上了一套苗族童装,
贝贝:爸爸,那衣服好漂亮耶,你给我买一件吧?
爸爸:那是苗族人穿的,咱们是汉人,穿回去,小朋友会笑你傻的。
在凤凰广场上,小贝贝称心如意地买了一只“美洋洋”气球,高兴地牵着跑过来跑过去,两只辫子一晃一晃。
其实,孩子对愿望的追求很直白,毫不掩饰,大人又何尝不是吃了七股想八股,愿望层出不穷,欲望永无止境,不断升级,不断膨胀,虎头山------山张林场------嵩山------伏牛山------太行山------江西婺源------湘西凤凰古城、乌龙山-------------很多------------------很多-----------------------
5月3日下午3:30,乘车踏上了返乡的路。5月4日晨6:00平安返回偃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