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小伙王鹏飞:转让影楼,回家打铁,只为这门老手艺得到传承
“世上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一句俗话道出了铁匠这个行业的艰辛。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有人以打铁为生了,大部分年轻人也不愿学习这门手艺。可偃师市山化镇的一名小伙子,转让了效益还不错的影楼,毅然回家跟父亲学打铁,继承这门手艺。
小伙子名叫王鹏飞,今年27岁。3月12日一早,记者来到偃师市山化镇,欣赏王鹏飞和他父亲用铁与火演奏的“交响乐”。
叮当,叮当……还没走进铁匠铺,先听到打铁的声音。当时,王鹏飞的父亲王贺庄正用长柄钳子夹着一个烧红的铁片放在铁砧板上,手举小锤引导儿子王鹏飞抡大锤,一上一下,一轻一重交替锤打几下后,王贺庄将铁片放入一旁的冷水中,噗的一声,水面冒出一小朵白色水雾。
“现在打铁的没几个年轻人,好在儿子愿意回来,不然我的技术就失传了。”王贺庄说,与其他老行当一样,铁匠这个行当也在逐渐没落,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愿意学习的年轻人。
王鹏飞2011年开始跟父亲打铁,而在此前,他在重庆经营着一家影楼,效益还算不错。为了回家跟父亲打铁,他毅然转让了自己的影楼。
“我爷爷就干了一辈子的铁匠,那时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慕名而来,我父亲也是从20多岁就开始打铁了,我从小听惯了家里的打铁声。”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王鹏飞说,父亲年龄大了,不忍心让他过度操劳,也不想看着这门老手艺就此失传,所以放弃了外地的事业,回来给父亲当学徒。
王鹏飞认为,虽然机械加工挤压了老手艺的生存空间,但如果能随着需求变化,老手艺也有“第二春”。
如今,在父子俩的铁匠铺里,打造最多的是附近鞋厂和制鞋人使用的钩针,其次就是菜刀等厨具和锄头等农具。
“其实,随着机械技术的提高,我也不知道纯手工的技艺还能坚持多久,但还是希望自己能让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王鹏飞如是说。(记者 杨凤轩 通讯员 孔玲轩/文 记者 李卫超 首席记者 高山岳/图)
这小伙有个性{:soso_e142:} {:soso_e163:}一定要支持
大力的支持
《我没能将我父亲的打铁手艺予以传承
我父亲已经76岁了》
心有遗憾
{:soso_e179:}愿你好运 不能叫他失传啊
真有个性,这小伙计 王鹏飞,你铁铺在哪?是不是在石峡? 聚焦偃师 发表于 2013-3-14 14: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鹏飞,你铁铺在哪?是不是在石峡?
偃师市山化镇 还是大人教育的好! {:soso_e179:} 支持,但是要有恒心,打造一些精品,比如刀剑(不要流通市场额),精品旅游品的刀剑,刻上名号和序号,让收藏的朋友来收藏也是好事。还可以打造一些工艺品,要精品的。这才是你的目的。 坚决支持!找铁匠铺几年了,都没有找到,问一下,这个能不能打? 能打报个价吧!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