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心平安 发表于 2009-5-1 16:06:47

亲子间的对话------确定彼此情感的最佳时机

父母的观念和态度深刻影响儿女
一位母亲问笔者为什么她的女儿回家老是在说某位i同学这不好或那不好,嘴里较少赞美别人,眼睛总是看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她很担心她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会愈来愈糟。当笔者问她如何回答她女儿抱怨的话,母亲回答:如果她不好,就不要和她玩,去找你喜欢的同学玩。显而易见,这位母亲有再传达二分法的观念给她的女儿。如果父母从小常以二分法观念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例如好看和不好看,喜欢和不喜欢,好和坏,美和丑等,孩子的观察角度也变得如此-——不是好就是坏,不是美就是丑,不是喜欢就是不喜欢——那么掺她就无法从父母的教导中体会出美中的不完美,丑中的特色,或爱恨 掺半的现象。
   大人比小孩多活了二三十岁,不只是生活中的体验较丰富,还可以靠已读过的书籍来区分人生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变性,不会把所有的人都看成坏人,也不至于认定外在世界充满了险恶。不过,成长中的孩子的人生阅历有限,所看的书以学校的课本和童话书为主。再者,也较少主动把所有相关条件放在一起来衡量,考虑。她只能用最直接,明确的“二分法”来看人论事。
如果儿子问:“为什么要我放学直接回来?”妈妈解释:“路上有坏人,所以放学以后不要乱跑,要先回来;想去哪里,妈妈有空会带你去。母亲的回答强调”外面有很多坏人“,”一个人在外面很不安全“、”妈妈陪才可以出去“,日子已久,孩子的观念被父母同化——外面不安全,陌生人都是坏人。有一天儿子到妈妈办公室玩,妈妈正在和别人讲话,儿子对妈妈说:”我要上厕所,你陪我去,好不好?“这时母亲不方便陪他去,叫他一个人去上厕所,他边上厕所边害怕,很担心厕所里有坏人,匆匆上完厕所,他是跑着回来的。
由此可见,父母的观念和态度对成长中的儿女有相当深远的影响,为人父母最好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希望儿女呈现适当的行为举止,父母也要用心安排,主动营造儿女体验”现实人生“的机会,因为人生终究不是”黑白“分明,人性也不是”好坏“立分。
                                                             ————愿心平安。

冰凤凰 发表于 2009-5-1 18:03:17

楼主应该再把父母要怎么做写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愿心平安 发表于 2009-5-1 18:09:28

当父母问到儿女不想回答的问题时,这时似乎只有以回答“不知道”才能应付。为什么父母会问到儿女不想回答的问题呢?一方面儿女发自内心的回答可能会让父母不高兴,一方面时父母只想“知道”而不是了解,以便掌握儿女的行踪和想法;另一方面是父母可能想帮儿女,但是却帮不上任何忙,告诉他们只是徒增烦恼,也增加了他们唠叨的理由。
当儿女回答“不知道”时,父母当然不高兴听到这样搪塞的话,父母要如何回应才能接下话呢?建议父母先问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同时,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愈具体的话,孩子愈容易直接回答。
例如“你的数学成绩退步了,是不是考试的题目超出课本范围?”“是不是没有检查验算,在计算方面粗心错失了好几分呢?”及时儿女回答“不知道”,建议父母还是在深入问下去:“你答错的题目是不是习作上的题目呢?”“被扣分的题目,你以前做过没有?”
如果孩子老是以“不知道”来应付父母的问题,建议父母先评估自己的心情。如果父母自己的心情还不错,就与孩子磨下去,让孩子知道你不得到答案是不会让他离去的;如果父母自己的心情欠佳或还有要事需要处理的话,不如暂时走开,等孩子心情转好,或自己心情转好再来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的原因。
原则上,不是不解决孩子不应答的问题,而是看时机、心情在来进行“机会教育”
                                                                  ————愿心平安。

愿心平安 发表于 2009-5-1 18:13:05

只要大家愿意交流,我会分期刊登——“亲子间的对话”这个话题

老顽童 发表于 2009-5-1 20:29:45

只要大家愿意交流,我会分期刊登——“亲子间的对话”这个话题
愿心平安 发表于 2009-5-1 18:13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好话题,愿楼主与大家分享,期待。。。。。。。。。。

小马1981 发表于 2009-5-2 07:45:06

好 中猛

愿心平安 发表于 2009-5-2 08:18:22

谢谢!有大家的支持,我就有信心。今天我会写亲子间的对话三——“爸爸,看我!看我做的。”

月影0 发表于 2009-5-3 18:56:23

支持楼主了,继续你的话题啊。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9-5-3 19:08:40

继续。

阳光温暖 发表于 2009-5-9 17:21:42

如果儿子问:“为什么要我放学直接回来?”妈妈解释:“路上有坏人,所以放学以后不要乱跑,要先回来;想去哪里,妈妈有空会带你去。母亲的回答强调”外面有很多坏人“,”一个人在外面很不安全“、”妈妈陪才可以出去“,日子已久,孩子的观念被父母同化——外面不安全,陌生人都是坏人。

那如果是女儿这样问呢?教育孩子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现在的社会确实有点乱,甚至出现丢孩子的问题,所以妈妈的担心也不完全没有道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所以现在才会觉得在教育孩子和如何与孩子沟通是个大问题。这仅仅是我的一个观点,有不对之处,想和大家多多交流

晓雾晨霜 发表于 2009-5-9 20:03:06

非常好, 期待楼主继续分享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亲子间的对话------确定彼此情感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