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马 发表于 2009-3-29 21:37:54

十八驴友下江南

十八驴友下江南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至还记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三、四百年前的清朝皇帝数下江南,恐怕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下江南成了俺多年的梦想。这段时间清闲,正好又看到网上威威、咖啡发帖去庐山、婺源,于是俺赶紧报名参加,3月20日下午,我们一行18人踏上了去江南的旅程。

一.庐山
21日上午,我们游了庐山西林寺。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刻在石碑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途中游庐山,作诗数首,这是其一。全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味的概念。了解一个事物要经过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才能了解到事物的全貌,否则的话只能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了。
庐山因为苏东坡的这首诗中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来了古往今来多少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垂爱。说起庐山的仙人洞,原先则是山中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去处,在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吕洞宾所居。由于毛泽东主席的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遂使游人趋之若鹜,庐山仙人洞也顿时名闻遐尔了。

二.婺源县城
21日下午5点多,我们开始从九江向婺源进发。本来是想晚上住在晓起,咖啡和晓起方面联系,由于是周末,客房已满,我们只好改住婺源县城。车行婺源的路上,天空中已下起了雨,雨中的江南别有一番情趣:绿树洗了脸,清新自然;眼前的山像穿着婚纱的少女,动人可爱;附近的村庄笼罩在簿雾中,犹如人间仙境。
晚上10点多,我们到达婺源县城,一下车,我们便三、五一群地去吃饭,我和逍遥佛,幸涛来到“贝武鱼头馆”小饮,我们点了一荤一素,几瓶啤酒,每人一碗面条。素菜是盘叫马兰头的野菜,店家炒得十分好吃,使我至今还难以忘怀。在该店,年轻的女店员向我讲述了婺源的油菜花: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在婺源被广为种植,每年是夏秋种稻子,冬春种油菜。每到春天,到处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把婺源的山水点缀得格外美丽,成了全国各地旅游者追逐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晓起的民居
晓起村始建于唐朝,其始祖汪万武逃乱至此时天刚亮,惊魂初定的他就把这里叫作晓起。这里的民居大都依山傍水而建,白墙青瓦,整体色彩是朴素淡雅,黑白相间,它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点缀在修竹古树丛中,远看很有诗情画意。我们在游览晓起的古宅中会发现:一有风雨,厅堂的天井里八面来风,雨从天降;关起大门来一家人象是坐牢,白天坐在厢房里也要开灯,居住在这种黑暗的世界肯定不好受。导游讲:当时房屋的建造者的目的不是为了住着舒服,而是为了封闭自己,富不外漏,财不外流。

四.婺源的水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挂在婺源这位美女脖子上的一条银色的项链。婺源的山多,每一道山谷中都有一条溪流,最终形成纵横的河网。婺源的水是迷人的。我们见到路边的溪水都是清澈晶莹,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一望便知深浅,像个天真浪漫、纯洁无瑕的少女。撩动水波,也会撩动你的情思,你会情不自禁地想扑入水中嬉戏,任那清澈的水流吻遍你全身。

五.婺源的商人
婺源过去属徽州,也就是今天的黄山市。徽商一方面是“贾而好儒”,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讲究经商道,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利用捐银授爵、官商联姻,赈灾济困、报效国家等手段,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从这里过去的房屋的建造,街道的铺石,教育的发展,都能想像到徽商的大气和远见。走在江岭附近好像是西岸村的石板路上,我碰到一位老太太,我问她脚下的石板路是什么时候修的?她说:“不知道。从我小时候记事时这石板路就有了。我今年已60岁了。”我脚下的石板路,每块石板长约1。2米,宽0。30米,高约0。25米。这个村是小村,房屋沿溪而建,石路沿溪而铺。从小村的道路修建,我们就能想像到徽商的精神面貌。
在晓起,我购买了一本《寻找梦中的家园:发现婺源》;几把樟木梳子;一个镇纸。

在晓起-----
我有一个遗憾:在一家门朝南的店里,我看中了一把樟木高凳子,古朴,典雅,大方。商家说不能少于220元,我只想出200元,没有成交。当我转了一圈又拐回来时,凳子以200元已被人买走。

被一个人感动:22日中午,我们在服务中心停车场交停车费时,一位个头不高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的司机的钱中夹着一张停车发票,说:“你们已交过一次了,不用再交了。”

一点儿不满:在晓起的牌坊左边有一家“香樟木雕工艺品”店,我看中了樟木镇纸,一问20元一对,最后以8元成交一个。出来门,我在隔壁的店中一问,才10元一对,我拐回来问他时,他说木质不一样。其实木质是完全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这个人缺失商业道德。

总之,这次“下江南”我还是满意的。虽然遇到了缺德的人,但瑕不掩瑜。婺源还是可爱的,还是值得再来。

婺源的“婺”字,拆开来就是一个左手持矛,右手著文的女人。一个能文能武的女人,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她能长期藏在深闺人不知吗?她能不招人喜欢吗?
20090329

囗●飯做好嘞 发表于 2009-3-29 22:26:10

谬PP?

西亳人家 发表于 2009-3-29 22:49:23

谬PP?
囗●飯做好嘞 发表于 2009-3-29 22:26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光文字?

逍遥马 发表于 2009-3-29 22:54:36

咋不会传片呢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9-3-29 23:35:51

怪好。

逍遥马 发表于 2009-3-31 10:02:29

逍遥马 发表于 2009-3-31 10:05:01

逍遥马 发表于 2009-3-31 10:05:44

逍遥马 发表于 2009-3-31 10:07:23

远山 发表于 2009-3-31 16:52:50

真美呀

飞扬 发表于 2009-4-1 18:32:25

好地方想去

张爱玲律师 发表于 2009-4-2 22:33:46

大作出炉,拜读了。顶一下!

天子驾六 发表于 2009-4-4 22:22:34

羡慕```玩美了吧```

爱你的日子 发表于 2009-4-5 13:21:24

咱也没去..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4-12 18:29:13

伊洛川 发表于 2009-4-16 09:22:12

不错,逍遥马远征,图文并茂!

浩海小舟 发表于 2009-4-18 00:23:32

好个江南风光!漂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八驴友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