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临风 发表于 2009-2-16 17:06:03

去年单位体检时学的知识 [一般检验报告单看法}

检验报告单是检查所得出的客观数据记录。检验项目很多,这里只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概略地作一介绍。定性检验,是看送检的标本中有没有“待检物”(即想要查的东西)。一般来说,有待检物存在,报告为“阳性”,反之报告“阴性”。正常时不应有的待检物出现了,称为“阳性”,即为不正常。定量检验表示检验标本中待检物含量的多少。不同地区不同方法测出的检验参考值略有差异,参考值不等于正常值,只是一个正常范围。
(1)三大常规 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①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②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应、蛋白定性和糖定性。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尿中有蛋白见于肾炎、心衰、发热性疾病和泌尿道感染等;有糖则多见于糖尿病。
微镜检查主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及结晶等。正常尿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盐类结晶。如果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则有肾脏损害,如肾炎、泌尿系感染等。碱性尿常见磷酸盐结昌,服用磺胺药可见磺胺结晶。
③大便常规包括肉眼检查及镜检,肉眼主要观察颜色、性状和硬度。显微镜检查主要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虫卵等。
(2)肾功能有关的检验
尿素氮(BUN):正常值为(3.2-7.1mmol/L)。尿素氮增高时,见于各种严重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还可见于心力衰竭及休克、消化道出血后、严重烧伤等情况。在严重肝病时,尿素氮可降低。
肌酐(Cr):正常全血为88.4-177umol/L,血清为53.0-141umol/L。肌酐测定对尿毒症的预后判断很有价值,肌酐越高,说明肾功能损伤越严重,预后不良。
尿酸(UA):正常男性149-416umol/L,女性89-357umol/L,尿酸增高常见于早期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结缔组织病等。
(3)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一项主要指标。正常参考值为3.9-6.1mmol/L,高于此范围多为糖尿病,低于此范围,可见于肝脏病、饥饿所致的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或甲状腺素不足等。
(4)血脂
血中脂类的总称,它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血脂与年龄、性别、饮食成分和生理情况有关系。诊断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都需要检查血脂。我国正常人空腹时,血脂各项的参考值波动在:胆固醇(Ch)成人2.8-6.0mmol/L;甘油三脂(TG)0.23-1.35mmol/L;磷脂(PL)1.94-3.55mmol/L;游离脂肪酸(FFA)176-586umol/L。
(5)微生物检查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乙肝五项检查
   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    是否有保护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е抗体(抗-HBe)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血常规化验单如何看

化验单或报告单的结果常常用(+)、(-)来表示。这里的(+)、(-) 并不是数学计算时的加、减的符号,而是用来表示结果的阳性、阴性、有的人 不太了解(+)和(-),阳性和阴性的实际意思,弄不清它的含义是什么。 一般来说,阳性(+)是表示疾病或体内生理的变化有一定的结果。例如, 为一位停经妇女做尿液妊娠试验检查,结果是阳性(+),就说明这位妇女已怀 了孕,思想上可有所准备。再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a)A(g))检查结果为阳 性(+),说明这是一位乙型肝炎病人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引起重视才 好。相反,化验单或报告单上的阴性(-),则多数基本上否定或排除某种病变 的可能性。 有时,(+)的多少,还能表示某种疾病病情发展程度上的严重性,也就是 代表数量上的变化。例如,得了糖尿病,经常做尿糖试验,(+)、(++)、 (+++)的符号,就说明糖尿病的病情有所变化:(+)为病情轻,(-)为 病情得到控制,而(++)→(+++)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在继续恶化和 发展;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大便隐血试验(+++)或(++++) 则说明病人出血的严重程度。 然而,阳性或阴性,(+)或(-)的结果有时也代表着相反的一面。例如 一位多年不孕的妇女去做了治疗后,发现尿液妊娠试验(+)阳性时,已怀孕 的信息将使她高兴不已。同样,检查结果为阴性(-)时,也不能盲目乐观。例 如,对耳硬化症的人做耳鼓膜震动试验,阴性的结果则反而证明其确有耳硬化症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表示对乙肝病素有抵抗力,阴性(-) 则表示尚没有。注射乙肝疫苗可使阴性变成阳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名目繁多的化验、检查项目也随之增加,对于其结果 的阳性和阴性,(+)和(-),都要作具体分析,以做出正判断
怎样看便常规化验单

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
正常人的粪便,一般是黄色成形的,没有血和粘液,没有红细胞、白细胞、虫卵和原虫。如果粪便的颜色是陶土色或灰白色。可能是得了胆道梗阻;如果粪便是柏油样黑色,可能是上消化道有出血,或者服了活性炭、铁剂等药物;如果粪便是红色,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结肠、直肠或肛门有病的人,粪便有时呈红色。
大便中验出有红、白血球在“+---++”以上,就可以认为是菌痢;只查出白血球,说明是肠炎;只查出红血球,多半是患了结肠炎,肿瘤、息肉、肠结核和痔疮出血等。验虫卵可以从大便中查出蛔虫卵或绦虫卵。

怎样看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等。
一些疾病可以使尿色改变。例如: 出现尿深黄如浓茶样,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尿混浊、尿少淋漓,多见于急性尿路感染、蜜月性膀胱炎;
尿色红呈血样,提示可能罹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尿路或肾肿瘤和泌尿系外伤等。
在一张尿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血球(WBC++---+++)和上皮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尿中大量红血球(RBC+---+++),说明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
如果尿中化验出有管型阳性,那就表示肾脏有一定损伤,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等。
如果尿糖试验是阳性,那就很可能是糖尿病,因为正常人尿中只有微量的糖,一般化验不出来。
大量吃糖或推注葡萄糖时,会有短暂的尿糖出现。
糖尿病患者不但尿糖阳性,而且血糖明显增高。
怎样看血脂化验报告?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6项。
TC:代表血浆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浆总胆固醇的。
TG:代表甘油三酯:HDL-C代表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代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Al: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A1。
ApoB: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B。

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一般情况如下:
总血浆胆固醇:3.36~5.78mmol/L(130~200mg/dl)。
血浆甘油三酯:男性为0.45-1.81mmol/L(40-160mg/dl);女性为0.23-1.22mmol/L(20-108mg/dL);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19mmol/L(35-85mg/dL);

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B:69~99mg/dl;当发现血脂化验单上的以上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时,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血的样本是不是在空腹状态下采取的。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于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取静脉血。其次还应注意受试者的饮酒情况,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血浆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再次,脂质和脂蛋白水平本身有较大的生物学波动,其中部分是由于季节变化、月经周期及伴发疾病等原因所导致。

总胆固醇:增高,常见于胆道梗阻、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a-脂蛋白血症、老年性白内障及牛皮癣等。减少,常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酯: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常提示易患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常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载脂蛋白中的ApoA、ApoB可用于估计心脑血管风险度,高密度脂蛋白ApoA下降和ApoB增高在心脑血管病中最为明显,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


如有不妥之处请懂医疗知识的朋友指教下   谢谢请赐教

[ 本帖最后由 把酒临风 于 2009-2-16 17:15 编辑 ]

中国移动我不动 发表于 2009-2-16 18:48:10

很有用的知识 对没有医学知识的 值得看一下学习了......

全国老大 发表于 2009-2-16 20:11:07

恩这个怪美(4)血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去年单位体检时学的知识 [一般检验报告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