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凤凰 发表于 2009-2-2 12:34:46

转:人生一张“嘴”

人人都有一张嘴。别看“嘴”的外形很简单,只是上下两块皮,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肩负着吃喝和交流两大重要功能。

    吃喝乃生存的必须,“嘴”好吃,原是本能,并无过错,但不加控制,就成了“嘴”的一大弱点。一个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吃吃喝喝上的人,其人生价值是很难上得了档次的。“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嘴巴乱吃乱喝,自然要以为人谋私替人消灾护短来做交换。

  “嘴”更重要的功能在交流。许多关于“嘴”的造词,都与嘴巴的说话功能密切相关。
    不善于说话,叫“嘴笨”;
    说话使人爱听,叫“嘴乖”;
    说话使人听着舒服,叫“嘴甜”;
    说话谨慎小心,不乱讲,更不随便说出泄露秘密的话,叫“嘴稳”、“嘴严”、“嘴紧”;
    有话藏不住,马上要说出来,叫“嘴快”;
    说话啰唆,叫“嘴碎”;
    说话刻薄,叫“嘴损”;
    自知理亏而口头上不肯认错或服输,叫“嘴硬”;
    说话直爽,叫“嘴直”。

    嘴笨的人一般没心机;嘴乖嘴甜的人,心不一定甜;嘴稳、嘴严的人,城府较深;嘴直、嘴快的人,一般心直。

  嘴巴要交流,首先得劳动嘴唇。嘴唇,又叫嘴皮子,多含贬意。说一个人好耍嘴皮子,大抵隐含着这个人比较虚伪的意思。老话说,“嘴是两张皮,好坏都由你”,把说话看成是上嘴唇和下嘴唇的简单开合,自然是不需要负什么责任的。于是,捕风捉影的谣言,别有用心的流言,以讹传讹的蜚语,就源源不断地从两唇之间奔涌而出了。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也有的人,擅长在嘴唇上抹上蜜糖,说出来的话香香甜甜,让人听来舒服惬意,却在不知不觉之中上了他的当中了他的圈套,最后由他牵着鼻子走。老话里有许多这样的告诫:“嘴上说得蜜蜜甜,心头藏把锯锯镰”、“口里叫哥哥,心里摸家伙”、“嘴里吐出糖来,腰里摸出刀来”、“嘴里尧舜禹汤,做事男盗女娼”、“嘴上说人话,心里怀鬼胎”,可到头来还是有不少人经不住别人的谄媚逢迎,一头栽进别人的语言陷阱里。

  嘴巴的交流过程中,最辛苦的得数舌头。

    说话有摇唇鼓舌一说,既然称为“鼓”,可见舌头的活动频率和活动幅度似乎都要比嘴皮子大。

    “嘴是扁的,舌头是软的”。许许多多的舌头得了“软”的优势,可以把假话说得像真话,可以把谬误说得像真理,可以把谄媚说得像由衷的敬佩。

    舌头是“软”的,所以有的人的舌头特别没有操守,永远朝着权势和地位倒伏,今天谁给了他甜头,他的舌头就为谁而鼓动;明天谁要给他实惠,他的舌头就为谁摇荡。这样的舌头,往往能够博取显赫的功名富贵,往往能够赢得王侯将相的高位,这样的“三寸不烂之舌”,多少人趋之若鹜!

  口中之舌,本身充满矛盾。舌头是扁的,说出来的话却可以极为圆滑。舌头没有骨头,却比牙齿还锋利。“舌头底下压死人”、“舌刀不用铁,杀人不见血”说的就是舌头的力量。舌头能表达爱情歌颂友谊能传达真理和正义,也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中生有造谣中伤,关键要看这舌头长在什么人的嘴里。

  嘴原本是用来交流的,因此,嘴巴说话的自由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专制时代,统治者历来要防民之嘴,不允许天下的嘴巴自由表达。在这样的社会里,“舌是厉害本,口是祸福门”,嘴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成为惹祸的根。专制社会里有“关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说,其实祸端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嘴里来的。

  嘴巴还有个让人诟病的地方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人的嘴和手是两回事,叫得响的不一定做得好。许多人是“说起来精通,做起来稀松”,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其实世界上的事是“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嘴巴说得漂亮,终究不等于事实本身。

    至于那些嘴善心不善、嘴里抹蜜糖心里藏刀枪的虚伪之徒,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嘴巴出了问题,而是灵魂需要矫正

爱你的日子 发表于 2009-2-2 12:49:21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9-2-2 13:52:26

嘿嘿 人生一张嘴 嘴首先得吃饭 然后由嘴发布命令 再去干别的 如唱歌 亲嘴 表达或许还说谎哩 等 。

月影0 发表于 2009-2-2 14:25:42

嘴善心不善、嘴里抹蜜糖心里藏刀枪的虚伪之徒,最讨厌

偃师轮滑高手 发表于 2009-2-3 17:18:34

呵呵 食从口入 ,祸从口出 呀 .可的看好着张嘴 ```

换姿势发呆 发表于 2009-2-3 19:31:04

把酒临风 发表于 2009-2-3 20:03:37

舌是厉害本,口是祸福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人生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