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の肆神 发表于 2007-10-5 11:21:53

学校强制性捐款 儿童过节家长怕被“劫”?

内容提要:儿童过“节”,家长怕“劫”。近年来,这似乎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记得笔者小时候,每当到了“六一”,学校只是收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贺礼贺金。而时下的一些地方,学校“计划中要收”的范围,已经逐渐蔓延和扩大。

杭州临安城南小学为了还学校建造操场所欠的工程款,号召家长为学校捐款,但捐款数额却有强制规定,老师明确表示50元以下的不收,让学生带回给家长。一位家长说,孩子放学回来后告诉她,老师说过:家长捐款最好100元以上,还特别强调了“必须要交”。这让许多学生家长感到不满。(5月26日《现代金报》)这所小学何以不惧担上变相“摊派”之嫌,以“家长自愿”的名义“设槛”募捐?我想主要还是找准了“六一”将至这个好时机———在这样的时刻,要求家长们为孩子的学校捐点钱物,本来就有一种“传统”和“惯例”。报道中提到,大多数家长都按学校的意思捐了100元,有些条件好的捐500元、1000元,不正表明了家长大多不敢与学校发生直接冲突,无可奈何地用实际行动满足了学校的“意思”?

新闻回放:杭州一小学强制家长捐款 50元以下拒收惹争议


儿童过“节”,家长怕“劫”。近年来,这似乎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记得笔者小时候,每当到了“六一”,学校只是收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贺礼贺金。而时下的一些地方,学校“计划中要收”的范围,已经逐渐蔓延和扩大,尽管大多数学校打出的是“自愿”旗号。


笔者认为,暂且不管学校有没有在捐款活动中设下最低“门槛”,即便是自愿,这种建操尝讨捐款的行为,真的就能想募捐就募捐、理直气壮吗?如果学校动不动就能随便想个名目开捐纳钱,这样的捐款名堂,笔者每月都可免费替他们想出几个来。让人十分不解的是,这些学校难道就不能抛开“钱来钱往”的思路,尝试出全新的庆祝形式和方法来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校强制性捐款 儿童过节家长怕被“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