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年轻人疯狂圣诞 周公后人穿汉服推周礼
穿汉服改歌词诉说黄帝心声昨天上午10时50分,郑州市二七广场北侧,一名身着黑色汉服的男子正对着人群演讲:“无论过啥洋节,咱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比如这圣诞节,说白了,是给人家西方圣人耶稣过的,但我偏偏要在这洋节说说咱老祖宗的文化!”
男子背后的树上挂着一幅“拜祖堂”字画,上面详细介绍黄帝的来源、寻根文化等,另一棵树上挂着一首歌《我想有个家——来自祖先的呼唤》,男子说,这是他根据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改写的,以黄帝为第一人称写他的心声:“我想有个家,不向往富丽的教堂……不羡慕寺庙的烟火……虽然我缔造了五千年文化,但如今却没有容身的家。上帝比我的权威大,佛祖比我的待遇佳,关公财神处处都有家。无法埋怨谁,只因礼仪塌,手持乾坤剑,复兴我中华,忠诚孝廉和谐传。我想有个家,全靠你我他,守住根基和文化……”
年轻人盲目过洋节瞎起哄
正解说黄帝文化时,一名中年男子挤进人群,闷头闷脑问了句:“这是弄啥呢?唱戏还是演出?”周围人一阵哄笑。穿汉服男子表情稍显尴尬,顿了顿,摇首叹声道:“你不懂我可以给你讲,你可以好好听。”
据了解,该男子叫姬之光,是义马煤炭高级技工学校政治教研室教师。他之所以昨天一大早从义马坐3小时火车赶到郑州,是因为24日与学生的一次对话。
姬之光说,24日下午他看到好多学生结伴走出校园,问去干啥,学生说去狂欢,过平安夜。“我问学生为啥过平安夜和圣诞节,学生说大家都这么过。”姬之光说,现在的学生盲目过洋节,只会瞎起哄,根本不知道西方这些节日到底是啥意思。姬之光忧虑的是,现在很多中国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丢得差不多了,他挂出“拜祖堂”字画,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过洋节时不能忘了传统文化,不能忘了咱的老祖先黄帝。
周公后人推广汉服周礼拜祖
姬之光的名片上有三个职务:华夏姬姓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洛阳周公研究会秘书长、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理事。他告诉记者:他的家乡在洛阳偃师,本是西周古都,经查阅和研究姬姓家谱,他是周公姬旦第八十四代后人。“从黄帝到周公,从周公到孔子,这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源。”姬之光说,现在官方以拜祖大典等形式表明开始重视黄帝文化,作为民间人士,他也要尽一份儿力。
2000年1月1日零时,姬之光带领56名学生,在陕西黄帝陵撞响新世纪的钟声;2000年农历二月二黄帝诞辰这天,姬之光经新郑市政府同意,从新郑黄帝故里移植一棵“连心树”,骑着人力三轮车送到千里之外的陕西黄帝陵……
姬之光从小就对中华文化、民族传统特别感兴趣,是个“华夏迷”。作为周公的后代,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新郑黄帝故里推广汉服周礼大拜祖活动。“洋节可以过,但别忘了咱的传统,咱的祖宗。”他说。
转自http://www.dahe.cn/xwzx/sz/t20081226_1457723.htm
[ 本帖最后由 在家打坷垃 于 2008-12-29 18:22 编辑 ] 好,发扬民族文化。不崇洋媚外。 说的好!!! 说得好。。。。。。。。。。 那是猛,所谓的洋节不过是借来热闹热闹猛,谁还当真?当真老迂阔,或者是信了基督教。 顶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需要继承和发扬。 咱去都是打轰撤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