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偃阿孬 发表于 2008-12-13 15:06:08

出神入化 别具一格——宣体书法赏析

出神入化 别具一格——宣体书法赏析
“宣体”书法,是沪上中年书法家宣家鑫数十年潜心书艺,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成果。问世以来,颇受书界同道的赞誉和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眯。著名书法家赵冷月赞之曰:“鎔古铄金”。书坛耆手宿任政更是赞誉有家:“神游三代,意追二汉”。1991年,“宣体”书法日本生泽国际字体大赛评审委员奖、加拿大国际书画大赛最高奖“枫叶奖”。
能称之为“体”的书法,一定有它卓而不凡的品格与精神,有它独创的书写规律,有它自己的有别与前人的“法”和“度”。
“宣体”书法无论在章法、笔墨、结体诸方面特征都非常突出。
“宣体”以碑为主,兼及贴学,似楷非楷,似篆非篆,似隶非隶,楷中有隶、有篆、更有行草笔势,稚拙古朴,方正有力。观之,似有生命的原动力冲出纸面。
就章法而言,谋篇布局,疏朗有致。行列整齐,字体大小参差有致,富有变化,却左右盼顾,上下映带,整体感十分强烈。令人联想到万里长城上那一块块厚实的城砖。有似秦始皇兵马俑那整装待发的方阵,金戈铁马,一种威严而震撼的浩然之气,扑面而来。
笔墨古朴无华。中锋、侧锋、偏锋参差交替,落笔厚重,铿锵有力。横画稍细,竖笔略粗,且竖笔多向左下倾斜,折转处多成锐角,运笔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动感十足。捺笔多见反捺,且稍事夸张,别有风味,主横不波,平直而不僵硬,从轻到重,收笔稍粗。波磔不挑,甚至以点代磔。同样的笔画,鲜有雷同,变化多端。既有篆书的圆润,又现隶书的方峻。北碑的刚劲,南贴的风韵,兼而有之。   
结字稍扁,中宫收紧,外延开张。凝重而不死板,灵动而不轻浮,浑厚坚实而又极富动感。看似生涩,然寓险奇于平正,奇而生拙,拙而生趣,形成了奇特的审美效果。耐看、耐读、耐人寻味。
书法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的继承之上,离开了传统,离开了书法的本源,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即便是有所“创造”,也必然是花拳锈腿,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宣体”书法的诞生,是宣家鑫潜心学书,继承传统的必然结果。他数十年如一日,发奋临池,上追秦篆直探其源,下摹魏碑深汲其气,临二王得其韵致,学唐楷以壮筋骨,基础扎实,灵气生焉。融众家之长,创自家面貌。创造了美学上的“这一个”,在当今书坛上可谓别具一格,熠熠生辉。正如黄庭坚所云:“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诚哉斯言。
字如其人。“宣体”书法所昭示的精神风貌正是宣家鑫本人精神气质的写照。他思想活跃,敢想敢干,充满自信,精力充沛,有拼搏精神,从不言败。在他所从事的各个领域都有不俗的业绩。好读书,涉猎广泛,不断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文化底蕴厚实,故而其字于霸气之中,亦透出儒雅之气。
这些不正与当今时代的精神与脉搏相合吗?
求新求变,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宣体”书法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之中,必将以其深蕴中华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精湛书艺而屹立于书法艺术之林。
    如今的宣家鑫是站在时代潮头浪尖上的弄潮儿,赶上了好时光,前途不可限量。年逾不惑,风华正茂,正是创作的黄金季节。我们期待着他创作出更多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好作品来,在繁星密布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太空之中,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神入化 别具一格——宣体书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