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的自传
这是我爷爷在在八十八岁时写的自传,现在爷爷已经九十四岁高龄,今天突然间看到咱们这里都是文学体裁,想着可以试着将爷爷的自传贴在这里,先声明,爷爷全是用繁体字写的,有些字我看的不是太懂,我尽量将字面的意思完整的表达给大家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将每天贴一部分
我标了原创,请大家谅解,这不是我的原创,是我爷爷的,是因为标题里必须要加上原创还是转载,但我爷爷不是转载,所以我选择了原创。 支持。。。。。~ 支持楼主!! 现在开始:以下就全是爷爷本人的话啦。
说明
一:用实事说实话
二:耳又聋眼又花,双手又木麻,一个笔尖看着像两三个,手拿笔杆颤动着,提笔又忘字,差字,错字,丢字很多,望理解。
三:人老不中用,什么都干不成,这一本麻麻糊糊写了11630字。 别啰嗦了,赶紧上菜吧 我是1914年民国民国3年,农历六月初六,出生于半自耕半()更家庭,父亲兄弟四人,我父亲排行第四,一生老买无能,还有羊癫疯,病体缠身,劳力衰弱,不能参加农业重活劳动,一生放羊为生,俺同几位大伯一起生活,我六岁的时候就参加农活劳动,看庄家看野禽,怕家畜糟蹋庄稼,旧社会子女婚姻事都是父母包办,我不满意就定了亲,:孙氏,贫家对农户成了亲事,我八岁参加割青草喂牲口,1924年我才10岁,那年大伯他不愿带我,五月之间给家分开了,三伯过继走了,按三人均分,我分到草房三间,土地11亩,离家二里半路,远地有9亩,近地有2亩,父亲有病,母亲四十岁旧社会父母得缠脚,走路很困难,不参加农重活干,我姐17岁因脚小也不能干体力活,我妹妹才2岁,全家共有5口人,没有一个体壮力强的人,自从分家后生活十分困难,远地不会重,近地再加上国民党领导,要钱不()数,要麦不()回,成天要逼得俺母亲光想寻死去上吊,八月秋分种麦时间到,由于没劳动力,远地的9亩就荒了一年没人种,1925年,我才11岁5月忙种,我和母亲姐姐去到远地荒茬种芝麻和绿豆,再加上管理不适当,芝麻长高两尺多,绿豆长成蝌蚪样,7月中旬眼看该成熟,同月28日父亲得了病,吃药也无效,到了八月初七日病情恶化,去世了,大困难压到头上来了,殡埋时无寿衣无棺木,母亲愁的泪如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求亲戚和邻居,出了杨树做成寿板一个,把父亲殡埋入土,同月13日是我姐出嫁,7天办了两宗事,两次大困难,办完事后我和母亲去收芝麻和绿豆,芝麻沫子都掉完,绿豆都炸掉干了,这一年又是没有收成,你看这生活怎么办?越过越做难,想前想后没办法,就把远点的9亩地给卖了,还了欠的外债剩下的买了4亩近地,钱也花完了,到了1926年我12岁,孙妮和我是同年生,也是12岁,她的父亲把孙妮送我家当童养媳,多人吃多人穿,日子过着就更困难,但劳力却不多,所以日子过着更困难,缺粮又缺钱,做饭无钱买()烧,全是拾柴禾才能烧锅做饭,又少油又缺盐,夏天吃野菜,冬天吃树叶,播种的时候没牲口,种的晚,该()时不会(),母亲摘苗我锄地,锄不透手磨泡,痛难忍眼泪掉,没办法,草不少,母亲生了气还说我锄不好,作难受苦往前干,受罪忍饥过几年,就是1928年,我才14岁,我想上学把书念,我娘说:不拾柴禾怎做饭?我心急如火想上学,本村有个叫留法的,他跟我是同年,他7岁上了学,已经上学7年了,西云湾那年成立四书小学,就留法一个人去上学,他父亲想着很他孤单,去到我家动员俺,我娘对留法他父亲说:动员俺孩儿是好意,我也老乡叫俺孩儿去上学,俺家太困难,没吃的没穿的,也没有一分钱,明天就开学,给老师磕头钱就得拿500钱(我想应该不是500,但我又不知道500钱具体是多少),现在一个钱也没有,学俺不会去上的,然后留法父亲说:这500钱我拿去,有了再给我,没了就不要了,我在旁边听见这句话,就对我娘说:你叫我去上吧,我上学不会耽误种地的,我上学走到路上见到柴禾我就捡,拿回来烧锅做饭,第二天就是正月二十开学天,吃了早饭我背着(),同留法和他他父亲俺三个去西云湾上学校,给老师磕头见面入了学,正月21开学,我就去到学校,先读三字经,一天一天往下念,我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全心都用到读书上去,心无二用,集中读书,从正月21到2月12,上学21天,三字经,百家姓,杂志本三本书我全读完,通通都会背,接着读上(),读了时间不长就到清明节了,三月间就下学种高梁,早谷,各户地多地少都要种,因为粮食不够吃,早熟好早接上口,种完后上学没几天,到农历四月初一那天,从西南方来了一大帮土匪,又抢财物,又烧杀绑架百姓,烧房抢牲口,停了十几天没上学,小麦即将要成熟,然后一直停了没再去上学,我中间很想上学,一直到了收麦后,晚秋全种完,夏天温度高,秋苗长得快,就该开始()(),接长补短到八月,晚秋就要快成熟,蒋,冯作()到我们这里,8月14冯玉祥退缺部队到云湾,奸淫烧砸他一起干,众百姓日夜不安然,有的人跑到外地去躲难,白天吃不上饭,夜间不能睡觉眠,日子难过好几天,兵荒马乱好几天。
今天打字好累,明天接着上传,我打字慢,请诸位吧友见谅,中间带()的部分都是我不认识的字,因为爷爷用的全是繁体字,还有()里面的内容是我个人解释的,大家就将就着看吧。 (母亲四十岁旧社会父母得缠脚,)中间有两个错别字,不是父母,而是妇女,抱歉。 这些事大概都听过,我外公九十多不在的,听他讲的 奸淫烧砸他一起干,众百姓日夜不安然,
]有的人跑到外地去躲难,白天吃不上饭,
间不能睡觉眠,日子难过好几天,兵荒马乱好几天
很是压韵啊 接上。。。。。。。。。。
8月19日蒋介石部队来到双泊河南岸,蒋冯交战,枪声连响好几天,牲口鸡狗猪羊都吃完,夏粮抢光净,秋粮在地还没有收割,百姓跑出去在外边,蒋冯战争结束后,光阴似箭,几十天过去了,即将又至寒露霜降,9月间小麦该播种,晚秋该收割了,农活收种开始了,由于蒋冯作战遭受兵灾,粮食很大的减产,群众过冬没粮食,要饭逃荒,到了立冬小雪19月间,我才开始把书念,又没吃又没穿,家中没有1文钱,吃野果和谷糠面,但我学习念书不间断,日夜不分把书看,我娘吊灯把棉花纺,我就趁着等把书看,我娘纺半夜,我就读到12点,眼熬红,嘴读干,喝茶没火温,吃饭没有面,学习念书照样干,上学读书一年整,上下论语20篇,全部都读完。开头一年光读书没写字,杨老师就说:你也写字吧,我说:没钱买纸和笔墨砚,我写字怎么办?忍饥挨饿受灾难,又加兵和土匪人灾乱,麻麻糊糊上学上一年,下边就是1932年,上学已经上不起,停止上学参加农活干,到正月二十,年节都过完,开学就是头一天,开学那天我没去,第二天杨老师到我家去找我,说:昨天上学你怎么没去?我娘说:俺上不起,连吃的都没有,这学俺孩儿不去上了,杨老师对俺娘说:嫂子,叫德顺去上吧,那可是个好孩子,全校就他学习最好了,你不叫他去上学,就给孩子耽误了啊,我知道你家很困难,一年的劳金我不要,都给他交学费,明天一定叫他去上吧,如果明天他不去,后天我还来,我娘无奈又叫我去上学,到学校第一天,杨老师就叫我读《中用大学》这本书,从上学到三月间还是光读书没写过字,我就去到人和砦去找我姐夫,他在兴长油坊管账,我问他说:姐夫,你不用那破账本给我两本吧,破笔给我两根,他说你要那弄啥?我说我想写字用,他就去到街上买了棉纸两刀,羊()笔两只,国泰香墨一丁,我拿到家又借了别人的破砚一个,就开始学写字了,我叫老师给我写了排方,我在上面描了一排19个字,字名上写:大人,孔乙己,你小生,八九子,焦作人,可知礼也?我就这样描了十几天,老师说你不要再描了,我给你打方格,你自己照格写吧,我就这样一行五个字,一张纸四行,一共可以写二十个字,我没有钱买字帖,写什么字好呢?想了想,我就写古诗吧: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过少,子孝父心宽,我连着写了好几天,老师又说:你换换吧,再找一首诗,我想换什么呢?我只上了一年多的学,诗会的又不多,最后又想起一首:洛阳访才子,江领作柳人,问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贴上方格继续写了好几天,不知不觉又到立夏四月间,早秋该播种了,下学参加农活干,农活完毕,再去学校读书,一人两项任务,不分日夜的干,收麦前把《中用大学》这本书加劲努力要读完,到了四月底,又是忙种天,小麦成熟,大秋叶该管,日夜忙农活,思想却还在书里边,《中用大学》读完后,继续接着上孟读,过去有句俗话说:上孟一百张,谁读谁心慌,本头大,字句多,越读越烦,我要下定决心干,股股脑脑读了三个多月,这本书总算读完,接着往下学,又到了秋分寒露天。
[ 本帖最后由 女人VS三十 于 2008-11-9 09:41 编辑 ]
一个老人的自传
这是原本。 我怎么又没有贴上呢?哎,郁闷,太笨了,不好意思啊。 期待下文。。。。。,,--- 接上。。。。。。。。。。到了9月小麦该播种的时间到了,我不得不把书本放下重新回家把农活干,就这样,大干一个月,又到立冬小雪十月天,全部播种玩,我重入学把书念,读了三个月,又到小寒大寒12月间,天又冷夜又寒,努力了三个月下孟告子全读完,以上带干农业带读书又过了两年,跟着杨老师学了三本小书,又学了上下论语和中用大学,上下孟和告子,一年四季长受苦,天天没粮吃,季季没衣穿,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破烂,还得苦干和大干。到了1933年,本村几位老人商量说:今年咱庄有几个小孩儿该上学了,你去罗庄给你舅舅说说,叫他来咱庄教学吧,我问几位老人咱庄有几位学生,老人说有8个学生,就这样,正月初四,我去罗庄串亲戚,给我舅舅说:你去俺庄教学吧,俺舅问:你庄几个学生啊?我说有8个,他说8个学生太少,顾不住啊,你回去再商量商量吧,我回到家后给几位老人说,俺舅说了,去是可以,就是学生太少,顾不住他的生活费,老人们说再去外庄找几个学生,老人去到东云湾,郭砦村又找了6个学生,到正月初十,我又去罗庄找我舅,跟他说现在已经一共有14个学生了,每个学生每年拿3块钱,共42块钱,可以顾着了吧?我舅舅这样跟我来我们庄教学了,我去罗庄两趟总算把这事给办成了,我到家跟几位老人说,俺舅同意来,快准备教室吧,几位老人高高兴兴的找房子,十天八天过去了,又到十五元宵节了,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又过了几天,正月二十开学天道了,有两位老人去罗庄把我舅请来教学了,学生入了学,这个任务我算完成了,随后我也入了学,到校头一天,我舅叫我读诗经,从开学那天到二十八,头本诗经读完,接着二本往下读,字多文深学着很难,我一头钻到书本里,一天二十小时日夜不停的读,吃的是玉米糁糊涂饭,椿树叶柳叶当菜吃,苦不说,还不见油星星,一天三顿都是这样吃,时间很快又到了四月间,早秋也该种播,棉花也到眼前,我又停止上学参加农活干,往地里送粪土,全是我一个人干,又没有牲口,求亲戚帮忙找来牲口才能犁地,棉花和庄稼都种完后,小麦也成熟该收割了,收完小麦种秋苗,拖拖拉拉又过来两个半月,很快到了7月间,我才去书房把书念。
待续。。。。。。。。。。。。。 可看完拉```` 明天看继续` 说实话,我也觉得我爷爷写的有点罗嗦,有时看着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但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写这些字的时候爷爷已经是88岁**古稀的老人了,他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而是他自己亲自写在本子上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觉得罗嗦和厌烦,毕竟老年人本来就爱罗嗦,再加上记忆力肯定不比年轻人。 原帖由 女人VS三十 于 2008-11-9 16:15 发表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实话,我也觉得我爷爷写的有点罗嗦,有时看着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但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写这些字的时候爷爷已经是88岁**古稀的老人了,他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而是他自己亲自写在本子上的,所以希望大 ...
理解啦,老人大多都这样的。期待下文。。。。。。。。 感觉不错···只是个人经历吗··· 楼主的爷爷相对当时环境来讲,条件还是不错的,我外爷那时候还不如主人公的生活好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