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少女情怀
有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白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人描写那少女采莲的情形煞是美妙,但终有那。。。。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待字闺中,曾与情郎在西湖边上的幽花深处约会。俏丽娇嗲的少女情怀,像泉水一样澄澈。在道学家瞪大了的眼光里,她斜睨着他们,手里窝着刚采来的莲,从长满藕花的湖上小路走过去,身着秋色的宽畅的水裤,软缎面的绣花鞋子上带着湖边的湿气,一步一摇地回家了。
为了情窦初开的恋,她抛了一切,心中坦坦荡荡全是昭昭的爱,如十六的满月般充盈饱满。这份大胆,是她明白告诉世人她拥有的这份情使她多么快乐,多么称愿。有了牵衣连襟,身心交汇,便再不能相忘。可是她却躲不过人世的捉弄,她的情郎得到了她的资助进京取仕,一去却再无踪影,她小女子再有绮丽的梦,奈何命里没有蟾宫折桂人,她巴巴地望穿了秋水等枯了心。
再后来,就随便找个人嫁了吧。最终的结局就是所爱非人、所嫁非人,这“淫娃轶女”的罪名竟不知为谁担了。
如果没有湖边的那个约,如果那个约改在自己的窗下,那个月色里矜持的女孩,就那样说:
“今夜月弯如曲,新年新月月如钩啊。”她说。外面一轮清辉皎洁。
“像你的凤鞋儿小,翠眉儿蹙。”他痴醉如梦呓,满是挑逗。
“今夜是烛龙火树的元宵三五啊!”她扬起了声音,机灵地打断了他的念想。
“却不如初六。”她的话比月色还凉,怅怅地低语。
这样的对话也一样美的惊心,何必那么早就和衣睡倒人怀,青春蛮暴的热情岂能如此烂漫招惹。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细雨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的时候,哭损双眸断尽肠吧。
纵使亲近,也不沾染!你是来得去得,宛如影落池里一样无声无息。
[ 本帖最后由 红袖添香 于 2008-10-19 00:19 编辑 ] 楼主很可能写的是自己 写的真好。。。。啊 红袖,我永远支持你 但是我请别人不要误会啊 少女情怀总是诗。。。那样的华丽的青春,犯错总是别人轻易的谅解。。呵呵年轻真好 情景是多么的美好,而不同的设想和选择确实有大不相同的境界和结局;期待美丽、美景、美情聚合到一起,幻化成人间之大爱,展现出至真至纯、恣意至深的美好。 楼上的说的真好,所遇之人不通结局就大不同,正所谓:
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
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 荷花深处美人翩,
身姿摇曳声惊雁。
不知沧桑为谁写,
秋风起处话经年。 杂就想起了"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勘伤.自从两地生枯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太伤感了,我要哭了,正巧我还在听:相思风雨中,天又这么阴,我心情又沉重,全凑一块儿了 受不了了,下了 劝君听一曲"好了歌"就不必如此伤感了 楼上的说的真好,所遇之人不通结局就大不同,正所谓:
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
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
这首诗 怪美 有点忧郁的感觉··· 那是美人的呕心之作啊....感慨自己半世飘零的身世.... 原帖由 红袖添香 于 2008-10-20 12:02 发表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劝君听一曲"好了歌"就不必如此伤感了
没听过哦 原帖由 红袖添香 于 2008-10-20 12:15 发表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那是美人的呕心之作啊....感慨自己半世飘零的身世....
烧类不轻,你是美女? ...我说的不是我.....你真晕菜 嗯,我错了,我说过不懂的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