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WXMTCJLB 发表于 2008-10-17 21:18:33

在驾驶中体验快乐

骑摩托车实际上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体育运动常常是一种竞赛和挑战。但是却没有理由认为受伤事故难免。要注意防止发生事故。翻车受伤,不仅自己痛苦,还要危害你周围的人。开快车虽然痛快,但却是事故之源。骑摩托车是一种爱好,是一种乐趣,可是你必须记住:摩托车不是好玩的,是一种危险的交通工具。
    在当今社会,说都能学会驾驶摩托车。因为它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也并不需要多大的体力。摩托车给予我们力所不及的速度,使你真正感受到瞬间就能到达很远的地方这种难以形容的快乐。
然而,这种快乐是来自熟练的驾驶技术,而不是对高性能交通工具的依赖。如果你是一个只会拧开关的乘骑者,不仅无乐趣可言,只有危险与你相伴。

(一)骑车姿势
    第一,保持身体平衡。因为身体坐的不稳,就不能得心应手地操纵。当然,还必须保持摩托车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即使都平衡稳定了,也不要用力死死地按住车把。因为用力过大,难以轻松的操纵。
    第三,能够使身体自如的活动。
    骑手的驾驶技术高低,只要看他的姿势就明白了。即使臀部坐在车座上,手臂和腕部也应处在一种“游离”状态。这样,你才能敏感到车把的动作。
    肘部为半曲伸状态,使腕部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游离”状态,达到柔软性、自由性。下鄂微微抬起,但决不是向前伸出,否则就会使手腕和肩部受力,而影响操纵的自如性。
    无论是直行,还是转弯,都不要有意识的扭动身体对车体“加力”。这样不仅影响细微自如的操纵动作,还会增加你的疲劳感。越是摩托车高手,他的姿势越轻松,长时间或高速驾驶也不感到疲劳,原因就在于全身放松。
    骑车姿势2:膝部轻靠在油箱上,始终保持双膝挟紧状态。脚跟靠在踏板靠框架一测,脚尖朝前进方向。除了双膝外,也可以使大腿内侧靠在燃油箱。并用腿肚子贴在侧罩上,但重要的是用脚跟靠紧车体。
    “不要用力握车把”,两手要轻轻地扶在车把上,并以小手指为主,无名指为辅,自然地握住手把。虽然是“握住”,但却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整个腕部就要受力,不仅固定了车把,自己的身体也被固定住了。正确的握法是要使握把在你的握拳中有个小小的“自由活动空间”,使车把自如地摆动。
最后,下半身要和随时和车体形成一体,这是最好的姿势。

(二)发动机的起动
冷起动
   在起动发动机时,必须把阻风门开关放在“关闭”位置上。当温度升高后,将阻风门打到“半开”位置。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可以把阻风门开的很大,并一个劲儿地拧油门转把。
起动后要充分预热运转
    发动机在低温起动时,汽油不能和空气充分混合,油门反映也不正常。如果发动机处在给定温度以下状态,活塞和气缸等滑动部分的间隙就不正常,而且润滑油也不能充分循环,其粘度也就不能达到润滑时的最佳程度。当从这种空载怠速状况下到加载运转,就必然会损害发动机。
    即使关闭阻风门,也要继续转动油门,进行预热升温。
    在摩托车起步后,在一定时间内也要控制发动机转速,逐渐的加大油门。
预热后的启动方法
不使用阻风门,拉出加速钢索1- 2mm(稍加油门),固定后,按动起动按钮。

(三)推车
    推车之前,应把变速齿轮放在1-2档上(老猫注:我是放在3档的),同时松开离合器(分离),将摩托车前后地推动。这是为了在离合器片之间**一定量的润滑油,就会跟容易地进行离合器的分离。
    不要放开离合器握把,把摩托车向后压,压到合适位置,就可以推车了。放开离合器握把,一口气把车向前推去。如果很费劲儿,可打在空档推车,但是换档要快。正确的姿势,是把身体尽量贴近车体,腕部弯曲,胯骨靠在车座旁侧,全身用劲推车。推车的要领,不是用手腕,也不是用臀部,而是靠腰劲儿。同时尽量使车体保持直立状态。
但老猫我的实际经验和上面书上讲的不同,我是一个人就可推车。把档位放在三档,捏离合器把手(使齿轮脱离),向前推车,到一定速度,手一松离合,一般就能听到“啪、啪”的声音,说明已经起动。立即稍加油门,换入空档。

(四)起步
    清晨,在第一次起动摩托车时,应进行2-3次离合器的“分离”--“接合”。因为浸油式离合器,如果润滑不好,就会发生“跳键”,摩托车“前窜”的现象。
    换档后,慢慢放开离合器握把,使离合器慢慢地“接合”,转动油门转把,在“半离合状态”下起步。缓缓放开离合器,用手指感觉“接合”的位置,声音变轻的位置,就是离合器接合的位置。
开始时半离合时间可能比较长,要在多次练习中,摸索感觉,终会达到掌握“瞬间”完成半离合的操作技巧。操纵任何机械,都要使用巧劲儿。另外,换档时,决不能使发动机高速运转。

(五)换高档
摩托车起步后,就是加速的操作。为了使发动机达到相当的转速,就要换高档。但在换档时,离合器“分离”这段时间,只不过是“空走区间”,既不能加速,也不能用油门控制摩托车的速度,只能是一种惯性行驶。因此,要尽量缩短换档时离合器的“分离”时间。

(六)换低档
    怎么样才能防止换低档时因转速差引起的抖动呢?用半离合操作的办法,可防止抖动。在半离合状态,慢慢提高转速。
为什么减速当中,换低档,离合器“接合”时,车体会产生振动呢?因为在同样车速下,由于档位不同,发动机转数差引起的。(在五档是5000转,同样车速四档就是7000转)。所以换档时在离合器接合之前,要预先把发动机转速(半离合)提高到7000转/分,就不会产生振动了。

(七)刹车
    摩托车最能发挥强制动力的是前车轮,也就是说,摩托车“制动”的主角是你的手。在低速行驶时,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是同等的。在60km/h时,制动力按前7后3的比例。而在100km/h以上时,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会达到9:1左右。
    制动时,尽量不要突然制动,逐步地捏上制动握把,就不会发生车轮锁紧现象了。
转弯处的减速,要在直线部分完成制动。

(八)转弯
    骑车是靠操纵方向盘来转弯的,而摩托车则必须把重心移向弯道的内侧才行。
    用膝盖和大腿夹紧车体,如同要压倒摩托车那样。把上身用力压向内侧,就成了内倾的姿势。基本要领是,必须把大部分体重放在弯道内侧的脚踏板上。
先让车体倾斜-- 外倾式
    保持上身不动,向内侧拉压车把,使车体先倾斜。用膝部贴压油箱,使上身从车体向外倾斜。将上身用力向弯道外侧压去,就成了向外倾斜的姿态。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应该从把“荷载”加在内侧踏板的内倾式姿势练起。最要注意的是,决不要给车把加力,而应靠体重的移动,达到倾斜车体的目的。
“人车同位”倾斜是最常用的转弯姿势
车转弯中,要不断给后轮增加动力
在转弯中,要不断地给后轮增加动力,但是不能捏离合器。只有这样,转弯时车才会稳定。但是给油要适度,记住:突然加速,使车体不稳,是引起侧滑的根源所在。拧油门加速,必须是逐渐地加大。

(九)在市区街道行驶:
反光镜和转向灯是保障摩托车手安全的两样重要的东东
    要注意前后车的动态。保持不易发生追尾撞车的车间距离。做到能随时制动的准备。
    远离出租车、新司机的车、摇摇摆摆的自行车和行人。在超越自行车和小型摩托车时,要尽量保持较大的超车间距。
不要**死角区域,要在前车的侧后方行驶。要让前车司机从后视镜看到你的位置。
提前指示自己的前进方向。变线时,在刹车之前,要先打方向指示灯。不做他人不能预测的突然行动。

(十)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最危险,要有随时停车的思想准备。一旦**十字路口,就要尽快的开过去。 等信号时,要停在其他车辆的前边。交通灯一变,就能跑在车流的前面了。要注意黄灯就已开始加速着急通过十字路口的汽车。

(十一)超车
    打开方向灯,开始加速。让前车知道你超车的意识,则是安全的。要保持足够的超车艰巨,尽量缩短并行时间。超车后,打开左侧方向指示灯,平稳地行驶到原来的车道上,并和被超车保持一定的距离。
超车时,要注意前行车突然左转弯。

(十二)环形弯道驾驶技巧
首先是充分的减速--必须在摩托车尚未倾斜的直线部分就要完成减速操作
提前观察弯道里边的安全情况,如发现有对向车,应离中心线远一些
要把弯道看成是“连续不断”的
上坡要加速。提前加大油门,防止转速降低。因为摩托车后轮的驱动力越大,行驶状态就越稳定。
下坡转弯,和上坡转弯正好相反。首先的问题是减速。在转弯的同时,使上体稍向前倾,并放低视线位置,这样转弯会更使你感到顺畅。

(十三)雨天和夜间的行驶
雨天和夜间,必须放慢速度行驶
打开车灯,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
转弯时不要过度倾斜。在车体恢复直立状态时加速。
注意路面标线,因为油漆材料比沥青滑溜的多。

(十四)带人
    由于车体前部相对轻了,所以更要注意车把的操作。
    被带的人要注意:
上半身不要贴的太紧
用手轻轻按住要部
用膝夹住开车人的腰下部
如果长时间贴靠在一起,开车人就会疲劳。如果手扶在肩上,就会妨碍操作。加速或减速时,用手按紧腰部,免得从车上跌落下来。如果有扣紧环,可用一只手抓着,时起支撑作用。 被带的人就要象一件行李和货物一样,要把体重对准车体的中心位置 。两人动作不协调,会影响车体稳定

(十五)翻车的应急处理
    从某种角度讲,翻车有时候是难免的。首先应先把摩托车稳住,并尽量刹车,把速度降下来。如果有冲到对向车道的危险时,可以采取加大车体倾斜,争取跌倒在自己的车道内。
在发生翻车时,要尽量使肩部和臀部先着地,同时四肢收缩,顺势翻滚,直到最后停下来。如果四肢先着地,由于车速太快,在强烈撞击下,就容易造成骨折,甚至整个身体抛起摔下的危险。

(十六)急转弯、跳跃、提起前轮(略)

(十七)什么才是高水平的骑技
    摩托车的操作要素,只有2个,就是油门的控制和体重的移动。
    所谓体重移动,就是通过身体的移动把体重加到摩托车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方向上,而不是指骑手体重的突然增减。其实,“加上体重”的部位只有两个,即车座和踏板。此外,用左右两腿夹紧车体时,是把燃油箱作为辅助力量来使用了。
油门的控制和体重的转移方法,决不是一天或一个月就学会和掌握得了的。这需要进行经常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反复练习。而更重要的,还是你的主观意识和决心。

(十八)选择什么样的摩托车
公路摩托车:是以能在公路上快速行驶而设计的
越野摩托车: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减震性能,装备有特殊悬架结构,适用于路面不平的乡村道路和山路行驶
轻型摩托车:车体轻,发动机输出功率小,低速是这种车的特点。适用于山野小路等铺装路面道路。
    购买摩托车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用性,派什么用场。
    二是选四冲程还是二冲程;
    三是选单缸、双缸还是选多缸的发动机;
    四是选多大的排气量,在日本,排气量不同,有以下的不同
50cc 125cc 250cc 400cc 750cc
30km/h 极限速度50km/h
60km/h
不能上高速公路
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不需要车检
需要车检
功率大的车,适合于跑长途。功率大,车体也大,而且重。

(十九)半旧车的选购方法
不要买发生过恶性事故或翻过车的摩托车。旧摩托车一般都有毛病的,要认真检查,挑选那些毛病小的摩托车。如果机罩等大附件更换了,就说明受过重伤。因为车把、悬架、消声器、曲轴箱是很少更换的。还要考虑买来以后,替换件的价钱。

(二十)头盔的选择
    当头摇动时,头盔也有晃动,则说明号码过大。最重要的时,要使头部都能感到和头盔内衬接触上了。但是,绝不能使用对耳部有压迫感的头盔。
另外,尽量不要把你的头盔供给别人使用,不然,就会破坏头盔对你的“合适性”。

(二十一)皮手套和长筒靴
    买皮手套一是为了防止操纵手把打滑,二是为了安全保护。在手套的手掌、手背、手指关节等部位,都必须用优质皮革材料制作。在盛夏季节,也可以带手背有网眼的越野车用的皮手套。但是手掌等重要部位,必须是皮革材料。
    挑选时,左右手都必须通过试戴来进行挑选。手指活动性要好。
    在挑选长筒靴时,要注意脚背部位肥瘦是否合适,还要看看脚尖部位是否挤脚,以及前脚掌部位的弯曲性如何。靴低不能太厚或过硬。
长筒靴的高度,应以不超过腿肚鼓起部位为宜。松紧适度,且跟脚。

(二十二)夹克衫、雨衣、皮鞋防雨罩(略)

(二十三)骑摩托车旅行
   旅行是为了享乐,为了轻松。行驶在郊外,新鲜的空气,瞬息万变的沿途风光,是你心旷神怡。
    骑摩托车外出旅行,无所谓有没有目的地。这样的旅行,能够充分发挥摩托车的机动性。
    要充分考虑休息的时间、午餐的时间,满打满算,一天顶多能跑8-10小时。如果每天的行驶时间在6小时左右,这样的旅行将是轻松而愉快的。
    如果每天只是马不停蹄的赶路,那还算是什么愉快的旅行呢。有的只是精神上的紧张和肉体的疲惫。
钱还是要带充足些。可以“化整为零”,分散携带,这样会安全一些。
   
(二十四)上路了
    一个人外出旅行虽然孤单了一些,但却很自由。在什么地方过夜以及时间的安排,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搭伴而行,往往有不少想象不到的麻烦,甚至很累人。一句话,外出旅行,伴越多越难。但对新手来说,会有一种“安全感”。
   人多的时候,最好采取“化整为零”,二三个人一组,明确路线,明确修整和集合地点,这样的旅行是最方便,也是最有味道的。
休息时,跨下摩托车,摘下头盔,活动一下身体,轻松轻松。
下雨时,不要嫌麻烦,快点穿上雨衣

(二十五)车辆的保养
保持外观清洁是最基本的保养:洗车的时候可以发现螺栓是否松动。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死板子或活板子,应该使用梅花板子,或套筒板子。
装火花塞,只要能拧动,尽量用手指来拧。
定期检查火花塞
空气滤清器也必须经常保持干净。如发生堵塞,就不能充分吸入空气,在过浓的混合气燃烧状态下,火花塞就发生积碳现象。
当然,并不是要求你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发现异常,却是你的责任。

(二十六)蓄电池
一般充电时间应保持在8个小时以上。蓄电池也是易损耗性部件,当反复充电几次仍然有漏电等异常现象时,就只有更换蓄电池了。

(二十七)最后,对一个摩托车新手来说,摩托车日常维护保养总的原则是:不要去做你不懂或没有把握的事,而早期发现异常,却是你的主要任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驾驶中体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