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化学专家揭秘毒奶粉事件
肉类、奶制品、禽蛋、豆制品中都含有不同比例的蛋白质,这也是这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之所在,不同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是不同的,其比例大约是禽蛋、奶类最高约15-20%,肉类次之,约10-15%,豆制品约5-8%,谷物等2-3%。蛋白质均由氨基酸构成,再高级的蛋白质都要由我们身体中的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吸收。氨基酸并不神秘,它是由一个或多胺基(-NH2)取代有机酸炭链上的氢原子构成。了解了蛋白质的结构,你就能理解:在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由于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又大且又波动,检测成本高且繁琐,于是有个聪明人发明了一种“偷工减料”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定氮法),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在纯氧中燃烧,然后收集燃烧后的气体,检测气体中NO2(二氧化氮)的含量,以此可以推算出样品中有多少摩尔(mol)的氨基酸,同时对应多少含量的蛋白质。
从上检测方法上你可以看出:这个实验方法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条件下的,有多少摩尔(mol)的蛋白质,就应该对应多少摩尔(mol)的氨基酸(氨基-NH2),也就能烧出多少毫升(ml)的NO2气体。
如果我是“三鹿”的奸商,我所送的样品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没有达到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下限(好象是17%),我知道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就是上叙的“定氮法”,好了,我所要做的就是让我蛋白质含量很低的样品,尽量烧出更多的NO2气体来。
要达到这个目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往样品中加入分子中氮原子尽可能多的含氮化合物,让我想想看,尿素、氨水、炭酸胺、硝酸胺、三聚氰胺…….,对了,还有叠氮类化合物。想成本低?好办,你就是往里洒泡尿,甚至加点大粪,(这可是高档农家肥哦……) 一样可以烧出NO2气体来,一样可以在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实验室里统统变成你家宝贝口中的“蛋白质”和“营养品”。
管理条例的漏洞和检测标准的局限,使得国家奶粉监测形同虚设,质量把关门户洞开,某种意义上说:“三鹿”老板大喊冤枉,狡辩产品是“合格”的,是有“科学”根据的。
为什么同样的牛奶在被真空脱水后蛋白质含量会不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下限喃?我想“三鹿”公司的化学工程师同行们不会忘了宇宙间物质不灭的基本定律吧?你们不会少往本来纯净的奶粉加入大豆蛋白、甚至水溶性淀粉之类的填充剂吧?还美其名曰“大豆卵磷脂”,这些东东成本底,还能唬人,是个好东西,就是蛋白质含量低了点,上次安徽的“空壳奶粉”就是这玩意做的,但是那帮业余“混混”们水平太低,这么低的蛋白质不加“高科技”那还不一抓一个准?这时你们就想起了三聚氰胺吧?
只是“三鹿”公司的化学工程师同行们你们也忒很了吧?三聚氰胺每摩尔已经有6个氮原子了,你们还把加入量提到了0.25%,我理解那是因为填充剂加得太多了吧。这也难怪,谁让奶农送来的奶加了太多的水喃,不多加填充剂那里有钱赚?
要说不知道奶农送来的奶里加了水是睁眼说瞎话,1公升鲜奶真空脱水后应收得多少奶粉“三鹿”公司的化学工程师同行们不会不知道吧?既然知道鲜奶中被加了水,而鲜奶入厂检测的几个常规指标又合格(比重、蛋白质含量、酸价、脂肪等),仅就蛋白质含量而言,你们会不知道里面肯定被加了含氮化合物???那简直成了笑话!!!你们不会这么不“专业”吧?不久前你们不是为此才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吗?
同时,在这里我还再次大胆予言:鲜奶的正常比重是大于1g/ml的,水比重等于1g/ml,鲜奶中被加了水后比重会下降,而仅仅加入的这点三聚氰胺不足以弥补这部分比重损失,要想鲜奶被加了水后入厂检测的比重指标合格,这个鲜奶中除了三聚氰胺外肯定还有其它物质被加入其中以使比重指标合格,会是什么神秘物质喃?应该是一种溶于水、无色、无味、比重较大的物质。我可以打赌,除非物质不灭的基本定律改写,说不定哪天还会报出我们的牛奶中又冒出什么不是牛生产的东东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一点:现在的中国社会,缺少的不是科技,科技在无良者手中的滥用,是造福人民吗?随着中国30年的开放,管理者和经营者使命感的丧失和道德的沦丧,科技在他们手中成了毒品和鸦片,成了毒害人们的工具,而中国社会真正缺少的是把他们送上绞架的政府和决心。 我没有枪!!!也没有拿刀的勇气!!!所以我跪下来求求你们!!!我最尊敬的父母官们!!!给我们一点安全感吧!!!我不奢求你们带领我们发家致富!!!更不敢渴望你们不贪不占!!!只求你们放过我们的孩子!!!尽管如此一旦有外族来侵我们还会浴血奋战!!!我们还会冒着孩子生命的危险去支持国货!!!此时我....一个从不流泪的河南大汉跪下来、留着泪、求求你们了!!! 流泪的帖子啊,你儿子不吃奶粉不就完事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