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光 发表于 2012-2-9 16:09:27

父母们注意啦:儿童安全防范知识

小鬼当家
一人在家放暑假,有人敲门不应答。
问路送奶查电表,绝不开门我当家。



树立观念: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礼貌说不。(对应观念:对陌生人要有礼貌。)
你应该知道
入室骗子惯用伎俩:
1. 声称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同事,接送孩子去看“生病”或“被车撞伤”的爸爸妈妈,更奇的是,他能叫出孩子的姓名。
2. 说自己是煤、水、电等的修理工或是来收各种费用的。
3. 因各种理由须要得到孩子的帮助。
4. 除了直接上门,有的骗子也会打电话过来刺探大人在不在。

见招拆招
3~5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自面对这一问题的场合不多。大人需要做的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他的安全轻松自信的样子,同时用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门是保护家里人不被坏人欺负的工具。给孩子指认**和保安,告诉孩子,他们是专门抓坏人的。
5岁以上
1. 将可能出现的情况讲给孩子:
“有一天,你独自在家时,门铃响了,要不要开门?”
请孩子回答,也可以给孩子这些选择:
A.开门看看
B.先不开门,问是谁,如果认识,再让他进来。
C.待在家中不说话。
告诉孩子,开门看看最危险。等在外边的可能是坏人。不开门,问是谁,也不好,这样外出的人就会知道家里只有你一个小孩,也不安全,而且因为认识,就让外人进来也不行,认识的人中也可能有坏人。何况大人不在,他进来也没有必要。
正确的选择是C。但如果外边的人以为家里没人而强行撬门时,就马上打“110”报警,或打电话给父母,也可以大声说:”b爸爸,快醒醒,有人敲门!“还可以到阳台上大声呼喊。
2. 即使孩子回答正确,也有必要在实际的情景下进行一些演练,让孩子能在危险来临的第一时间有正确的应对之策。
3. 为孩子写一个常用电话号码清单贴在电话旁边。
4. 如果有陌生人打电话来找妈妈或者爸爸,告诉他妈妈或者爸爸不方便接电话。你还可以装成陌生人给孩子通话,让孩子回答。
“小鬼当家“原则:不要让外人知道只有你一个人在家,这并不意味着你在说谎。

爸爸妈妈不见了!
你应该知道
发生意外失散的年龄多为5~8岁,失散多发生在3种场合:1.旅途,2.亲朋好友家,3.拥挤的地点。
爸爸妈妈不见了,常常让孩子不知所措,他们的恐惧心情是成人很难体会到的。恐慌和无助会让他们大哭,或者高呼喊妈妈,或到处乱窜。好心人会上前帮助他,如果不幸被坏人撞上,随便一句“带你去找妈妈”,就可能会把孩子骗走。
见招拆招
3岁以下
带孩子外出时,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在孩子的衣服内侧写清楚孩子的姓名、家庭的地址和电话
教孩子熟记一些关于自己和家人的基本信息,如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姓名、大致的家庭住址。
3~5岁
和孩子外出时,可以把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讲给他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各种情况下的应对办法。 让孩子相信,爸爸妈妈和他走散后,一定会努力寻找他,他很快就会被找到,减少孩子的惊慌感。
如果等好一阵儿还不见爸爸妈妈和他走散后,一定会努力寻找他,他很快就会被找到,减少孩子的惊慌感。如果等好一阵儿还不见爸爸妈妈,可就近求助**或保安的帮助,一定要说清楚爸爸妈妈的名字。
如果是在商场里,还可请商场工作人员用广播帮助寻找爸爸妈妈。

孩子应该知道家庭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教我给他打电话的方法,外出时给孩子随身带些打电话的零钱,一旦失散可以打电话联络。
必要时还可以打110寻求帮助。
5岁以上
除了让孩子了解基本的家庭信息之外,从外边带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告诉孩子乘哪一路公车、下车的站名、要走的路名、小区的名称、自己的楼号及门牌号。
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认路能力和方向感。
让他了解: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迷路了,更不要跟随陌生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家里去。

安全充电器
自制儿童护身符系列
父母们可以参照教育部监制的“儿童护身符”系列产品,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包,内装:
1. 预防犯罪侵害玩具。卡通小熊,身着**服装,身下的缎带上书写警语:“不和陌生人说话。”
2. 在铅笔尺子橡皮上印有各种警语,例如:“放学早回家”,“不和陌生人说话”等。
3. 不干胶的护身符贴片。
4. 哨子。
5. 手电筒。
6. 指南针。
7. 压缩干粮。

骗子先生长得不像大灰狼
你应该知道
骗子惯用伎俩
假装问路。
假装孩子的亲人或友人。
请求孩子协助(如寻找丢失的宠物)。
主动给孩子糖果和玩具或带孩子去游乐园等好玩的地方。

诱拐儿童犯罪规律:
1. 时间。从月份讲,分布规律不明显。但夏、秋、冬季上升,特别是春节前后,呈上升趋势。从一天24小时分析,上学、放学的时间段高发,下午5点到晚上10点高发。在这些时间段应格外提高警惕。
2. 空间。案件高发地带包括:上学、放学路上、学校门口、车站、码头、公园、游戏场所
见招拆招
3~5岁
1. 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是**,在未得到爸爸妈妈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2. 制定安全守则: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3. 不要在孩子的衣物外边修上孩子的名字。这容易为骗子提供方便。
4. 告诉孩子,知道自己名字的并不都是熟人,对于知道自己的名字却不认识的人,应该有必要的警惕。
5. 对主动给自己糖果和玩具的人,不要接受,要迅速离开。
6. 对任何以带自己去游乐园等好玩的地方的提议应当拒绝,并迅速离开。
7. 对任何请求帮助的成年人都要警惕。大人有事需要找人帮忙应该找大人,不应该向孩子求援。
5岁以上
告诉孩子,离家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才能单独行动。最好保持与与父母的电话联系。
给孩子讲相关案例,和孩子共同讨论对策。


他挡住了你的路
见招拆招
3~5岁
1. 告诉孩子,遇到暴力威胁不要害怕,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伺机逃跑。比如,找到附近的商店或者军人、**或保安等穿制服的人,请他们帮忙报警。
2. 万一被抓上车暂时无法逃生,要努力记下对方年龄、穿着及面部特征,还要记住他的车牌号码。
3. 这是孩子会很害怕,但千万要保持镇静,不要吵闹,以免激怒坏人。
4. 尽量配合满足对方的要求,把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危险降到最低。
5. 寻找适当实际,如停车时,突然打开车门向行人或**求救,能跑出车去尽量向外跑。如果走不妥也不要过分挣扎,保持体力,耐心等待爸爸妈妈来救你。
5岁以上
1. 万一被绑架,要弄清自己在什么地方,对方要达到什么目的。
2. 告诉对方自己是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
3. 学会留下标记。如丢下自己特有的衣物,给寻找的人留下线索。


4. 努力记住车子所经过的道路、地点和有特点的建筑物。

身体游戏?不!
你应该知道
儿童性骚扰案例总结:
1. 据统计,性侵害受害者中近七成为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男女皆有(男性约占一成),其中0~5岁的受害宝宝占3.18%,6~11岁的占8.75%。
2. 性侵害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如家中、顶楼、学校、工地、电梯等等,并不限于暗箱或厕所等特定地点。
3. 受害时间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不仅只是深夜。
4. 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想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
5. 大多数性侵犯都不适用暴力,可能用“我给你检查一下身体”或“我们来玩一个身体游戏”,或用糖果或其他东西引诱孩子上当。
受到性侵犯的孩子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
1. 情绪异常。多出现恐惧、惊慌畏缩、情绪不安甚至偷偷哭泣。
2. 行为改变。多表现为及早,无故发脾气,或沉默寡言,甚至出现自闭症症状。
3. 睡梦中梦呓、恐惧,害怕一个人单独睡眠。
4. 表现出不愿上学或不愿见到某个人的反常行为。
5. 有的性早熟的孩子也可能会表现出对性行为的关注和兴趣。
见招拆招
1. 虽然性侵害可能发生在任何地点,但还是不要让孩子单独前往黑暗的地下通道、停车场、河堤、公厕、顶楼、地下室等地方。
2. 利用洗澡或画图的方式教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洗澡时可以告诉孩子身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和作用,告诉孩子,泳衣覆盖的地方不能让其他人碰触。
3. 孩子对身体碰触没有明确的判断能力,区别好与不好的碰触很困难。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进行随机教育,如孩子跌倒时,给他安抚或拥抱,然后告诉他这是好的身体碰触;处理小伙伴间争执打闹时,说明这是不好的碰触。当孩子能分辨好的碰触与不好的碰触后,可进一步和孩子讨论,使他们渐渐明白:身体的有些部位是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碰的;同时让孩子了解,他人的身体也应该尊重。
4. 利用游戏演练一下,别人的触碰让自己不愉快时,该如何拒绝。如:“不,我不喜欢你这样碰我”,“我要喊妈妈了”等。
5. 打玩具电话时,教宝宝打110求救电话,并说明拨打时机。平时也可让孩子背诵父母的手机号码,也可通过角色扮演,教宝宝如何向他人求救。
6. 如果被坏人欺负,要保存证据,马上报警。
我们从英国引进一个警语,叫“背心、裤衩覆盖地方不许别人摸”。为什么呢?给一个小女孩讲什么猥亵、性骚扰,小女孩是听不懂的。别说小女孩,许多成年人都搞不清楚什么是性骚扰,什么是猥亵。但是一个最简单也是操作性最强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
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



不和陌生人说话
西方**上街巡逻时随身携带玩具小熊,分发给孩子们。小熊身上的缎带子写着一句话——“与陌生人说不”(say no to stranger)。教育孩子们提高警惕,远离犯罪分子。从听话到敢于说不,这种观念上的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的一项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不让儿童落入虎口,但是单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希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定要把下面小歌谣、小警语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都学会了,碰到各种状况就懂得该怎么办。


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
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坏人纠缠住,就减少了许多上当受骗的危险。下面还有一首:

我家有个小花狗,生人接它它不走。
摇摇头呀摆摆手,见了妈妈我才走。


别人谁接我我不走,幼儿园也是这样,只有我的妈妈来接我我才可以走。在街上谁要是想让我走,对不起,没门儿。这些都是父母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自己先期需要做的工作是,要和老师约好,孩子由专人来接,不能随便乱换人。
小朋友走着去上学,在上学路上、放学路上,一个人过来想和他搭腔,他应该怎么办呢?也有一首歌谣,小朋友一定要记好:


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
低下头,快点走,前面追上小朋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母们注意啦:儿童安全防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