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荫 发表于 2012-2-6 12:38:58

诗经时代的情人节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据说起源于三世纪时的罗马。当时的罗马皇帝出于战争的需要,不许年轻人结婚,以便有更多年轻人上战场征战。但是有一对情侣非常相爱,感动了一位神父,神父冒险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后来事情被告发,在2月14日这天,神父被残暴的罗马皇帝下令送上了绞刑架。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父,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现在情人节早就不限于西方,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同样热衷于在2月14日这一天送玫瑰花、巧克力,来表达爱恋。其实,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比古罗马还要提早大约五百年。而且中国的情人节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非常的浪漫自由,令人怀念那个时代的美好。

《诗经——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时代,阳春三月,空气里传来春天温柔娇暖的气息。天蓝的象施了一层釉彩,阳光如同最醇美葡萄酒,轻轻斟在酒杯型的娇美的小野花里。河水清澈如透明的碧玉,柳条如丝,桃花夭夭。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在三月三日上巳节这一天,来到清澈的溱河和洧河边,踏青洗浴。青年男女成群结伴自由择偶,互赠香草和花朵,表达爱意——这样的情人节,难道不比西方的情人节更加浪漫美丽?

《溱洧》为我们记录了这样一幕小小的情景剧:踏青游玩的人群里,她看见了他,心里一动——这正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呀!在这样美丽的节日里,人人都可以不加掩饰纵情恣肆。她问:“去河边玩好不好?”那傻小子一愣,慌张之间居然说:“已经去过了。”女郎顽皮地说:“再去走走不行吗?”娇嗔无邪的爱意,显现无疑。男子于是跟着姑娘走到河边,他们互相赠送香草和兰花。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诗经时代的情人节——一个风情摇曳意乱情迷的美丽节日。这是被当时的法令许可的春之约,《周礼》明确记载:“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有人考证,三月三时芍药尚未盛开,人们折以相赠的,其实是辛夷花,也称木笔花。也有人说是另一种香草,还有人认为那时的芍药就是牡丹。其实不管盛开的是什么,千年之前,《诗经》里有过美丽的属于中国的情人节。

华兴物流 发表于 2012-2-6 14:54:01

:)

微笑刺客 发表于 2012-2-7 08:53:13

好奇楼主情人节这天收什么礼物,呵呵

醉花荫 发表于 2012-2-8 13:41:28

我也好奇刺客会送给媳妇什么样的礼物捏?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12-2-8 17:18:10

赞同楼主的出发点,欣赏楼主的意境。诗经时代的情人节,该是去山间田野,绿林花地!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12-2-8 17:25:33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花叶,一根茎,莫不魂魄交错。有决绝,亦有美意。你朝堂之上佩戴忧思苦楚,我让它宜室宜家。

微笑刺客 发表于 2012-2-13 09:11:18

醉花荫 发表于 2012-2-8 1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好奇刺客会送给媳妇什么样的礼物捏?

媳妇本命年,我买转运珠送她,金店的美女服务员说马上就情人节了,本命年,情人节一块送吧。坐等楼主收啥礼,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时代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