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部长给中国教育上课
在当当网或卓越网搜索“美国教育”相关的图书,都会立刻出现几百条搜索结果。其中几乎全是赞美和解析美国教育的优点:《都说美国教育好》、《我在美国做妈妈》、《素质教育在美国》、《向美国父母学习不一样的教育》等等。美国的教育是否真的完美无缺?中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向美国教育学习?《中国经济周刊》就此专访了美国教育部副部长埃德华多·奥乔亚(Eduardo M. Ochoa)。
我们要不要当“虎妈”?
2011年,一个被称为“虎妈”的美国华裔女人在美国迅速蹿红,《洛杉矶时报》、《时代》周刊都对她进行了连环式的报道,一时间,她的风头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她所著的《虎妈战歌》一书中,虎妈介绍了自己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是垃圾、要求女儿每科成绩都拿A、不准女儿看电视、女儿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虎妈自称,正是通过这样严厉的方式,她把女儿送进了耶鲁大学。
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究竟应当是以虎妈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来培养小孩,还是以传统美国式的方法让孩子自由成长?一时间,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在美国兴起。
奥乔亚作为美国教育部官员,也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虎妈的故事也引发了他对家庭教育的思索。
“我认为虎妈的教育方式很有意思。我本人来自一个阿根廷移民家庭,我的童年在英国度过,因此我从小的教育环境比大多数美国人都要严厉。我和我妻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我希望能严格一些,她却希望随性一些。我对虎妈的方式表示理解,但我认为她做得太过火了,在两种教育方式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快乐的中间值"。”
奥乔亚表示,尽管他本人从小也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但他认为过分“虎妈式”的教育有可能会物极必反,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我儿子有个同学来自一个印度移民家庭,他们家把自己的女儿活活逼自杀了,因为她不堪忍受家庭施加给她的压力。这说明父母不能做得太过火了。”奥乔亚回忆道。
奥乔亚认为,如果你把你所有的期许和愿望都寄托在你的孩子身上,他们就成了你的愿望的载体,而无法发展属于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家长的愿望和孩子的本性之间存在剧烈的冲突,冲突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上海华侨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智韬也曾在央视财经频道(微博)《对手》(微博)栏目中指出,在没有明确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孩子的特长在哪个方面的时候,你替他做了一个选择,并且不允许孩子放弃,孩子放弃就意味着孩子没有毅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然而,提起中国人一向推崇的纯美式教育,奥乔亚也认为它并非像中国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纯美国式的教育也有它的问题。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鼓励,不论孩子做得好或不好都能受到赞扬。现在我们就发现,许多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他们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其实大都眼高手低,做的不如想的多。这样也是不好的。”
奥乔亚建议中国和美国的家长,去寻找一个所谓“快乐的中间值”,根据孩子的天性加以正确引导。他提出,你需要敏锐地观察一个孩子的天性,了解他与生俱来的长处和兴趣,然后你循循善诱地给他们灌输努力奋斗和提高责任感的观念,让他们知道,如果你希望赢得别人的赞扬,你就要做出值得别人赞扬的事情。
值得深思 :) 本帖最后由 冰川枭狮 于 2011-12-31 06:50 编辑
所以冰川一直在揣摩着一种介于西方与东方的中间模式的教育方法,国情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和模式也应该是不一样,不能死板硬套的,应该因地适宜因材施教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