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酷 发表于 2011-11-20 10:27:08

顺治年间偃师县知县艾元复

艾元复,字亨伯,陕西米脂人。生于明万历31年(1603年),崇祯15年(1642年)举人,时人誉其“章则铜而缓则墨,威才屈于百里,凤则来而鸾则集,茂绩奏以三年”,他的号就署作圁川雨如。清顺治13年(1656年)任河南府偃师县县令,始任时境内荒芜,他为官清正,与民和衷共济,修学立训;14年3月,顺治皇帝颁诏表彰其美德,并赐进士、翰林院检讨、大训纂修官;16年,顺治皇帝亲点23名清官监察御史,名在其列,任贵州道试御史;离任时偃人泣送,马首几不得行,被县民称为清官;康熙4年(1665年),钦命巡视京通二仓,兼巡视通惠闸河,巡历京通天津务,以除奸清蠹、稽核察勘为己任,政声显赫。殁于1665年。

偃师市县志书自嘉靖以后一直无有纂修。艾元复在任三载,锐意签辑,适逢宪檄下,遂设局开纂。由前捕然主笔,另有游寓于此的江西泰和县学生郑滴星、本县生员胡淑生二人辅助,阅三月,成就此志。清顺治间刊本偃师县志四卷,偃师为伊、洛所经,大河绕贯,形势壮严。据本志元复序云:“偃师为高辛氏殷汤相继建都,政教翔洽;成王营洛,实为锁钥重地。”又据沿革谓:“偃师立县始于西汉,其后别立平县、缑氏县,而偃专其名,自帝喾、盘庚以来为都畿所在。”按本志所叙沿革,简略未详;迄乾隆间孙星衍、武亿纂《偃师县志》,详稽经典,以证偃师为汤之亳地也。《偃师县志》自明弘治间魏津创修,其后嘉靖间知县魏弘济、卢学韶又先后重修。此志为元复官偃师时,延豫章、郑谪星与邑人蔺楠、胡淑生等,依嘉靖旧志总纲,补缀新事;元复自为总集,笔削成书。按此志因康熙二十八年洛水涨溢,版片无存,传本今极稀见。
偃师县知县艾元复笔下的“偃师八景”诗篇里,描绘了农耕时代的自然气息与人文环境交融的偃师山水图册,可以看出他对偃师的精细了解和深厚情谊。

军备酷 发表于 2011-11-20 10:27:19

艾元复勤政爱民,得到偃师人的爱戴,他的家被当时的百姓称为“七号公馆”,今天在偃师高中西侧新开业的一家餐馆的取名就叫“七号公馆”,希望偃师的各位领导能象艾元复那样“为官清正,与民和衷共济,修学立训”,从而青史留名!

华兴物流 发表于 2011-11-20 12:02:57

{:soso_e163:}希望偃师的各位领导能象艾元复那样“为官清正,与民和衷共济,修学立训”,从而青史留名!

拐娃子 发表于 2011-11-20 12:03:57

{:soso_e100:}

洪安面粉 发表于 2011-11-20 19:27:51

:victory::victory:

洪安面粉 发表于 2011-11-20 19:28:43

:victory::victory:

能乐就乐 发表于 2011-11-20 19:49:03

希望偃师的各位领导能象艾元复那样做一个好官

沉默的饿狼 发表于 2011-11-20 22:05:12

:victory::victory:怪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顺治年间偃师县知县艾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