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得表达方式
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想到父母的珍贵?得病,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遭遇突然的变故,远离他们……只有在这些特别的时期,我们才会发现父母的珍贵,但父母对我们是全程的爱护和关注,我们不能再错过表达爱的机会!身体语言:像婴儿有肌肤饥渴症一样,我们衰老的父母也需要身体接触的安慰。
拥抱:张开双臂其实和敞开心胸一样,表达的都是态度问题——我们仍是小时候那个透明的孩子,一切喜怒哀乐都在肢体语言之中。我需要你们,正如你们需要我,当我们的身体拥抱在一起,心灵的缝隙也合而为一。
亲吻:别拿中国人的含蓄做幌子,当你爱上一个男(女)生,会巴不得跟他(她)打啵儿,所以别吝啬。趁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时候,突然吻一下爸妈的脸颊或额头,没有尴尬只有快乐哦。
给爸爸妈妈搓澡:小时候我们经常和爸爸(如果你是女生,当然是和妈妈)去公共澡堂洗澡,然后相互搓搓背。长大后却各洗各的,很少给他们搓澡了,是卫生间太狭窄,身体发育后的羞涩,还是因为我们太懒?像初生一样和爸爸赤诚相对,才是真正的亲密呢!
走路时轻轻挽着他们:没发现这种魔力吗?当我们挽着爸妈,语调突然变得轻快,神情突然变得轻松,连走路也会想蹦蹦跳跳了,也许是因为,这样亲近的姿势让我们想到了童年?
交流与分享:说话,哪怕是跟爸妈吵架,重要的是坐下来听他们说话。人老了,话一下子做了,问东问西。有时候太多琐碎的细节就把我们问烦了。可是,应付老板的询问时,我们从来也没失去耐性不是吗?拿出些时间和耐心给父母吧。他们的生活圈子在逐渐缩小,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就是我们,说得多了,不过多喝些水补补,我们还没有公务缠身到连话都来不及说的程度吧。
当然,父母问的事情多半和我们有关,报喜不报忧绝对不是好习惯,把自己的事情说给他们听,无论快乐还是烦恼,都会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需要。父母要跟我们分享的不仅仅是快乐那么简单,当我们遭受生活的打击时,才会发现,身体在爸妈的怀里痛哭一晚,比在酒吧里喝个烂醉要好受的多。我们都有张坚强独立的面具,看起来不需要爸妈的帮助(也许他们力不于及),可是,他们绝对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日常生活的陪伴:首要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好比远水解不了近渴,远方的你操作再大手笔的“爱的表达式”,也不如常在父母身边,做些见缝插针,细水长流的小事。譬如:在爸爸看报时给他捶捶背,陪妈妈看看根本不感兴趣的电视剧,晚饭后陪他们在小区四周溜达溜达,陪他们去乱糟糟的菜市场买便宜的菜,拉他们去医院检查他们觉得不值一提的小病……
陪,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繁琐。燃而爱,就是蕴藏在这样的点滴陪伴中,特别提到一点,就是做家务。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会做家务”成了我们耍酷的说词。其实坦白说,我们怕的是油星四溅和油污的桌面,可是爸爸妈妈不怕吗?我们以此得以偷懒,可是爸爸妈妈不累吗?
最重要的是:尊重、理解和包容
任何爱的表达方式,都要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我们和父母的不同,自然不能强求统一。就像我们看不惯父母的节俭一样,他们也未必喜欢城市的喧闹,非要争出个高低贵贱来,有必要吗?
尊重并理解父母的生活方式,尊重并理解他们的娱乐和爱好,不把他们当老人一样供着,也不把他们当小孩一样哄着,而是依然把他们当作那个曾经为我们撑起整片天空的人,让他们感到他们的肩膀依然是我们强有力的依靠。
包容父母的缺点,就像我们成长过程中,爸妈包容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别总试图改变他们,但凡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适当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妥协。 常回家看看 弄个板凳~
坐着慢慢看看~
我来看看美女 哈哈 家,永远是你疲惫了可以休息的港湾
家,永远是你受伤了可以疗伤的地方
家,温馨,温暖,温和,温柔最多的故乡
家,悲伤,泪水,失败,彷徨最少的地方 好温欣的家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