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员打死乘客”不仅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式误会
9月26日凌晨,K256列车发生铁路工作人员打人致死事件。财新记者获悉,被打致死的乘客亦为铁道系统工作人员,铁路公安已经介入调查,打人者已被带走。(9月27日财新网)列车工作人员殴打乘客致死!堂堂法治社会竟有这等事?难道说,“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早已深谙于各行业中服务者心中,唯独铁道部的列车员们除外?相信诸位和我一样,看到这个消息后,会在心中泛起“今后谁还敢坐火车”的隐忧。
忧虑过后更多则是愤怒——究竟,这位乘客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列车工作人员要置其于死地?据目击者赖女士说,她看见第15号车厢的一名乘客与列车工作人员发生口角,随后旁边一名男性中年乘客开始劝架,被3名乘务人员殴打。此外,与被殴致死的乘客同一车厢的乘客们,还准备了一份附有他们签名和指印的文字材料,表达了严惩肇事者的强烈要求。
在列车上,不是乘客就是列车工作人员,在这一简单的两分法逻辑下,目击乘客们和我们看到的只有:我们当中的一员无辜的乘客被万恶的列车员殴打致死。至于死去的这位乘客的身份,似乎不是那么重要。然而,当我们了解到,据铁路公安调查结果证实,死者系铁路系统人员(铁路通勤职工)时,隐忧、愤怒都被诧异所取而代之了。
据早前铁路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这场惨案缘起于座位问题。我们的诧异就来自于此——列车员、铁路通勤职工不是一家人吗,怎么会为区区一个座位的问题而大打出手,甚至你死我火,难道说,列车员不知道对方是“自己人”?
该事件并非“大水冲了龙王庙”式的误会而致。财新网报道中,曾有知情人士透露,所谓座位问题其实是因铁路通勤职工的乘车证而起。这就说明,列车员并非不知道三位乘客的身份。若铁路部门几个内部职工是出于误会而产生的龃龉也就罢了,既然冲突严重到斗殴致死,就绝非铁路部门的“家事”那么简单。
铁路通勤职工,指的是因工作地点与家庭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地方,在其休假或上班时持“通勤票”而享受免费待遇往返两地的铁路职工。笔者在网络上搜索有关铁路通勤职工的信息时,了解到曾有关于铁路通勤职工凭借手中的通勤票在列车上耀武扬威,耍特权,将列车工作人员都不放在眼里的情形,然而看到更多的则是铁路通勤职工这个群体令人堪忧的生存现状,最突出的莫过于常年往返于家与工作地点,每周跑上千公里通勤,忍受常态化的夫妻两地分居生活。
除此之外,铁路通勤职工手中的乘车特权通勤票,也并非适用于所有车,譬如动车就不存在通勤一说,充当通勤车的大都是服役时间长,往返于小站之间的“绿皮车”。并且,铁路通勤职工与通勤票并不意味着有何特权,通勤票也只代表你有免费乘车权,至于是不是有座位,那就不保证了。也正因为如此,因通勤票与座位问题常爆发铁路通勤职工与列车工作人员的冲突也就不奇怪了,而此次K256列车工作人员打人致死事件,实质上是铁路通勤职工与列车工作人员由来已久的矛盾爆发成一个极端事件。
K256列车工作人员打人致死事件,铁道部不但要更进一步彻查事件发生的原因,严惩肇事者,还应关注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关注和改善铁路基层职工福利与生存状况刻不容缓。
{:soso_e110:} :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