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健康第一
一、预防中暑中暑是夏季常见病,也是在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的主要疾病之一,预防中暑对完成抗洪抢险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知识:
① 抗洪抢险中要尽可能减少烈日对头部直接照射,可戴草帽或用野草、树叶遮盖头部或盖湿毛巾,休息适应尽量在阴凉通风处。
② 在执行抢险任务时,要备足水,尽量多饮水,每人每天必须食盐20克,出汗多时,每人每天增加5至10克。
③ 发生中暑时,要立即让病人脱离高温日晒场所,在阴凉通风处平躺,解开衣扣或脱去衣服,加快散热。可饮用清凉含盐饮料,也可酌情选用十滴水、解暑片、藿香正气水、人丹等。
④ 如有周围循环衰竭或脱水者,可进行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紧急情况下,可用可拉明、洛内林等循环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并及时转送医院治疗。 二、皮肤保护
抗洪抢险中,劳动强度大,肩部等重点部位容易出现皮外伤;工作环境高温多雨,容易诱发皮肤病。
健康知识:
① 抗洪抢险时,往往容易使手、肩、背、裆、脚等处皮肤受伤,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轻微的可在消毒后上些红药水,以防感染。
② 伤口严重的则需要打破伤风针、包扎,并坚持定期换药,同时,要注意保持干燥,尽量避免压迫伤口致使旧伤复发。伤口愈合前一般会伴有瘙痒,这时不能用手搔,防止局部感染。
③ 夜晚就寝应挂蚊帐,点蚊香,打杀虫剂,防止蚊虫叮咬造成皮肤病;要尽可能少穿湿衣服,出现皮肤病症状及时诊治,切忌搔抓。
④ 手、腿、脚等部位接触泥巴、污水后,要及时清洗,及时更换内裤、袜子,防止患上脚气、“烂裆”等疾病。 三、饮食卫生
抗洪抢险由于环境特殊,人员密集,各种物品受洪水浸泡,水源、食品很容易被污染,把好饮食卫生关是确保抗洪抢险胜利的重要环节。
健康知识:
① 发现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患者,要立即隔离传染源,进行医学观察。
② 切断传染途径,把好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关,防止病从口入。
③ 适量吃大蒜;将餐具放在开水中煮20-30分钟进行消毒。
④ 医护人员应利用抗洪休整期,给抢险人员上卫生常识课,帮助他们掌握卫生知识,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 四、疲劳放松
抗洪抢险的人们通常处在精力高度集中和高负荷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腰酸、背痛、腿脚发软等疲劳症状;而且由于灾情紧急,需连续作战时,体能消耗大,往往会因体力不支而产生疲劳感,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身体虚脱、休克等症状。
健康知识:
① 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要适时组织休整,让抢险者得到足够的休息。
② 尽量吃的好一些,摄入一些营养丰富的饭菜,确保能适量饮入热糖水、热牛奶,以补充糖、脂肪等能量。
③ 在修整时,相互推拿按摩,放松肌肉,以消除疲劳。
④ 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洗热水澡,并采取多种措施尽快**睡眠状态,促进体力恢复。 抗洪抢险生活小窍门
衣 救灾中,早晚应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雨天穿好雨衣,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鞋袜,防止皮肤长期受浸泡造成浸渍性皮炎;晚上值勤要穿戴好衣帽,扎好袖口,暴露部分涂清凉油驱蚊。
食 由于炎热和高强度作业引起人体大量出汗,使胃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食欲减退,餐前应适当饮用菜汤等,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
住 灾区寄生虫病容易孳生蔓延,因此宿营要尽量避开蚊虫孳生地,对营区周围要进行灭蚊,还要注意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等由鼠类传播的疾病。
饮 灾区水源易受污染,饮用前要加入漂白粉等药物,经过高温煮沸才能饮用。较混浊的水消毒前,需要澄清。常用消毒药的用量和方法是:一担水(50公斤)加漂白粉精片一片,一壶水加2.5%的碘酒5滴。
药 携带必要的药品与医疗器械,如漂白粉、净水片等消毒药物,残杀威等杀虫药物,黄连素、抗疟药等预防治疗药物,还有各种喷雾装置如小型喷雾器和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箱等。
学习了.
辛苦楼主了. 防洪震灾众心系 ,
疾病防疫要谨记 !
页:
[1]